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媒体 > 正文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简报第27期

浏览:时间:2012-09-24网址(Website)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CACSEC

   (第二十七期)

 

   编:潘文国      执行主编:罗选民         辑:张旭

秘书处挂靠单位:中南大学           办公地点: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目 录

 

 

一、新春贺辞                                                    潘文国

二、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九次全国学术讨论会征文通告

“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学科建设高层论坛专辑”

三、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概况               

四、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学科建设高层论坛开幕词                    潘文国

 五、论坛发言、点评及讨论概况                                   论坛秘书组

   1大会发言及点评概况

   2、小组发言、点评以及讨论概况

六、坚持学术品位,推进学科前沿

——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学科建设高层论坛闭幕词               王宏印

七、与会者感言诗词摘登

 

 

一、新年贺词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全体会员:

    虎年伊始,万象更新,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谨代表学会理事会,向全体会员、德高望重的前辈专家、意气风发的年青学者、各位学术顾问、名誉理事,致以最美好的祝愿!恭祝各位身体健康,事业有成,龙腾虎跃,大步奋进!

    过去的一年,学会经历了大悲大喜的时刻。悲痛的是,继前年失去我会创会老会长刘重德以后,广受爱戴的学会元老、敬爱的杨自俭名誉会长也于2009411永远离开了我们。哲人已逝,风范长存,我们会永远缅怀两位先生为学会创建和发展所立下的丰功伟绩,发扬他们开创和坚持的优良会风、学风,把学会的工作做得更好,把英汉对比与翻译事业进一步推向前进。

    欣喜的是,在去年的一年里,学会如期完成了几件大事。由杨自俭先生生前提议和发起的两次高层学术论坛顺利进行,取得了预期的成果。翻译学科理论系统构建高层论坛于2009411-12日在中国海洋大学进行,20余位境内外翻译界重要学者出席会议,论文集《翻译学理论的系统建构》即将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学科建设高层论坛于2009125-6日在上海海事大学举行,40余位国内外、境内外学者参加会议,会议的详细报导请见本专辑,会议的论文集正在编纂中。学会的中西语言哲学研究分会于20091218-20日在四川外语学院召开第三届中西语言哲学国际研讨会,盛况空前,190多名学者和国外专家出席了会议。学会的重大工程——杨自俭、王菊泉担任总主编的一套八册的《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丛书》,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也已于2009年基本出齐。2009年学会会员出版的学术成果,就更难一一列举。尤其 值得高兴的是,一批年轻学者和博士的学术著作相继问世,体现了一股朝气蓬勃的新生力量。

    2010年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的最后一年,又是中国的“世博年”,世界将更把眼光聚焦中国。对于学会来说,这也是重要的一年。学会的第九次全国学术研讨会将于11月在宁波大学举行,在此之前,将于5月上旬在湘潭大学召开高层学术论坛暨常务理事会审稿会议。学会的会刊将于今年创刊发行。学会的典籍英译分会、语篇分析研究分会等均将于今年召开全国或国际性的学术会议。今年还将是学会的换届年,在与宁波会议同时举行的全体会员大会上,将进行学会换届,选出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及新一届的学会领导人。真诚希望能有更多的会员参加宁波的盛会,共同完成这一历史使命。我们在此重新刊登第九次会议的征文通知,请注意论文的截止期是2010410,东道主学校的联系人是王文斌教授。

    再一次祝愿大家新春愉快,阖家欢乐,过一个愉快的春节,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新的成就!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

                                                                                        潘文国

                                                                                 201021

二、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九次全国学术讨论会

征文通告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九次全国学术讨论会将于201010月在宁波大学举行,现向全体会员和学界同仁征求论文。本世纪以来,西方学术理论发展迅速,并通过不同途径对我国学界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在中国,学科建设不断发展,学术意识不断加强,目前的学术研究堪称理论纷呈,繁花似锦。面对这一形势,我们有必要对现有的各种理论进行梳理和整顿,从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研究路径。因此,本次会议的主题拟定为梳理 整合 创新欢迎大家就该主题展开研究,撰写论文。主题之下,提供若干子议题供大家参考,但不必受其局限:

    英汉对比与语言哲学方向1如何摆脱语言研究跟着转的被动局面2、哲学视角下的语言共性、个性及互补性;3、语言文化比较的新途径、新思路;4、语言文化对比研究的方*和认识论问题;5、语言类型学视角下的英汉对比研究;6、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对比研究。

    英汉翻译与语篇对比方向1、语言学的发展与翻译研究;2、典籍翻译与方*研究;3、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的交叉与融合问题;4、翻译的实证研究;5、中国当代翻译研究学派的梳理与中国翻译史论研究;6、多层次翻译人才培养的实证性研究。

    中西文化对比与典籍翻译方向1、文化理论与文化比较的研究;2、文化比较研究的方*问题;3、近年来汉字热和汉学热的积极意义和存在问题;4、中西文学名著翻译比较研究;5、文化战略视角下的文化比较和翻译研究;6、现代语境下典籍翻译的策略和价值取向。

论文用中英文撰写均可,请将全文(A4纸,汉字5号字,行距1.5)一式3份于2010410日前寄至:

浙江省宁波市 宁波大学校长办公室 王文斌教授 收(邮编315211

电子邮件:wanwbfc@nbu.edu.cn

请附上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职务、通讯地址、手机号码及电子邮件地址。

论文经评审后将于20105月发出正式通知。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

                                                  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9430

 

三、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学科建设高层论坛开幕词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  潘文国

 

尊敬的蔡存强副校长;

尊敬的胡壮麟先生、沈家煊先生:

各位专家、各位朋友:

在各方的努力下,“英汉对比与翻译学科建设高层论坛”顺利召开了!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向论坛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来自全国各地和海外的学者、专家、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也向为论坛召开付出了辛勤劳动的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领导老师、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此时此刻,我们特别怀念半年前故世的我会名誉会长杨自俭教授。事实上,这次论坛就是由他亲自提议、亲自发起的,他为论坛的组织、议题的确定、会议的形式、人员的邀请,无不倾注了极大的心血,我们甚至可以说,他是不在场的论坛的卓越的组织者。在这里,我也想代表全体与会者,再一次对杨自俭先生的去世,表示最深切的哀悼!

朋友们:“英汉对比与翻译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是在我国的英汉对比研究和翻译研究取得巨大成就的背景下召开的。就在今年,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由杨自俭教授和王菊泉教授担任总主编的《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丛书一套八本即将出齐。这套丛书,是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在英汉语言对比、文化对比和翻译研究三个领域所取得的进展的一次全面检阅,也是对三十年甚至一百年以来这三个领域的发展的一次全面梳理和总结,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既然是划分时代,当然是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如果说前此的一百年,是中西碰撞,在曲折中前进的一百年;过去的三十年,是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奔向小康的三十年;则从现在起,我们将迎来中华民族重新崛起、中国走向世界,并将在世界舞台上扮演更重要角色的新时代。在这个新时代,英汉对比和翻译研究将面临什么样的新课题和新挑战?我们如何在已有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前发展?如何使我们的学科研究进一步融入世界的潮流并让世界进一步听到我们的声音?这些都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希望召开一个高层论坛,邀请一批在这些领域成就卓著的学者,以及一批年轻有为、代表着我们这一学科未来的学者,来共同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的原因。这次论坛的宗旨就是“探讨如何在英汉对比语言学、对比文化学和翻译学各领域与各层面的研究中实行中与外、古与今、理论与实践、微观与宏观、个性与共性、思辨与量化相结合的原则。”与会的专家中,不仅有我们学会的成员,还有来自学会外乃至海外关心这些领域发展的知名专家。我们希望能集中大家的智慧,群策群力,对这些问题做出一些初步的探讨和解答。论坛将采取主题发言、专人点评和自由评论相结合的办法,尽量让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我们特别鼓励有创见、有新意的发言,希望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共同推动学术的繁荣。

预祝大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2009125 上海

四、论坛概况

为了推动学会英汉对比语言学、对比文化学和翻译学三个学科的建设,探索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的新路子,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主办、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首届全国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学科建设高层论坛2009125-6日在上海临港新城上海海事大学新校区举行。出席论坛正式代表47人,列席代表7人,其中境外代表2人,分别来自澳门理工学院和新加坡,国内代表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河南、山东、陕西等10多个省市以及包括北大、清华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内的30余所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著名学者北京大学胡壮麟先生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沈家煊先生应邀出席了本次论坛。

5日上午的开幕式上,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潘文国教授致开幕词(另见),上海海事大学副校长蔡存强教授致欢迎辞。开幕式后以及整个下午均为大会发言。共有10位专家分别就论坛中心议题或者与之密切相关的论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每位发言均安排专人点评,还留出时间让听众自由提问。(详总体而言,发言者各抒己见,新论迭出,点评者的点评简明扼要,鞭辟入里。正如黄国文教授在感言中所指出的那样,点评既有对发言者重要观点的评论,也有对发言中提出的重要问题的进一步阐述,还有对发言者观点的商榷。(参见提问者多为年轻学者,他们思维敏捷,直抒胸臆,而又不失对老一辈学者的敬重。由于不同观点交锋碰撞,高潮此起彼伏,整个报告厅内气氛十分热烈。“在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上,在中西语言文化对比和语言研究领域都引起了激烈的论争,这是前所未有的。”(见,王宏印教授所作闭幕词)

6日上午,论坛按中心议题分成四个小组进行发言、点评和讨论。与大会发言不同的是,小组发言的点评者基本上都由中青年学者担任,点评对象中不乏老一辈的学者。这种做法对中青年学者既是一种压力,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向老一辈学者学习的极好机会,因此颇受好评。丰国欣教授专门为此写下感言:“本次高层论坛一个高明之举就是让部分后学点评前辈、让部分中青年学者点评老专家,…… 以‘点评’的方式向前辈学习。这是一种特殊的培养后学的方式,使年轻学者受益匪浅。”与大会情况相同的是,小组讨论中观点也不乏碰撞和交锋,但气氛同样热烈而融洽。由于时间关系,不少问题未能展开讨论,专家学者们在会后又进行了进一步沟通,不仅深入交换了看法,而且在有些问题上还消除了彼此的分歧或误解,达成了共识。

整个论坛不过一天半时间,但由于全体与会者事先准备得比较充分,临场又以一种自由抒发和平等对话的心态投入论争,紧紧围绕着论坛主题展开讨论,因而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华东师范大学傅惠生教授认为:这是“一次少有的学术氛围浓厚的高层论坛。学术是十分需要自由争论和抒发自己的独特见解的,而我所看到的正是自由抒发的状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流溪先生指出:“英汉对比,还要从根本理论上多下工夫。要把务虚和务实结合起来。这次高层论坛会议很成功,体现了大家追求学术的真精神,是我们学会的标志性活动。”武汉大学刘军平教授更是写下了洋洋千言的感言,指出“会议期间,学者们通过沟通与对话,反思与展望,批评与回应,不时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大家在承认互相观点差异的同时,尝试达到有效性的理解;在求真、争辩的过程中,闪烁着善意的笑容。这是一次变革英汉语对比和翻译学学科理念的试验场,新学旧理在这里淬火,熔铸!……平等对话是这次高层论坛的一大特点,它赋予了每一位学者以自信和寻绎出新的问题和问题意识的诉求,在反诘和接受对方观点的同时,建立起一种坦诚的学术关系,推动学科超前迈进!”(以上观点均见后面“与会者感言诗词摘登”部分)

论坛于6日上午11时举行了闭幕式。闭幕式上,中山大学黄国文教授对论坛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简要的总结,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王宏印教授致闭幕词(另见)。

东道主上海海事大学以及承办单位外国语学院对这次论坛高度重视,从论坛组织到会务安排,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为论坛的成功举办提供了重要的保证。5日晚,学校党委书记兼校长於世教授专门设宴欢迎与会专家学者。他在致辞中指出,“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学科建设高层论坛这一学科盛事在我校举行,为我校外语学科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意义非凡;希望外院师生把握机遇,积极进取,为学科科研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当晚,学院还专门组织部分专家学者与学院部分青年教师和英语专业的研究生开展了面对面的座谈交流。此举既为学院师生提供了向专家学者学习的宝贵机会,也扩大了论坛的影响面。6日下午,东道主组织与会专家学者参观了气势恢宏的东海大桥和临港新城的滴水湖,之后还参观了外国语学院的院史室和科研成果陈列室。晚上,副校长金永兴教授特为与会专家学者饯行,并陪同观看了外国语学院专门为论坛举办的音乐晚会。学院近八百名师生也一同观看了演出。

7日,部分专家学者还在东道主的组织下,参观了位于浦东陆家嘴的环球金融中心,随后还参观了附近的海洋水族馆。

本次论坛是由学会已故名誉会长杨自俭先生亲自提议和发起的。杨自俭先生生前十分关心学会之下英汉对比语言学、对比文化学和翻译学三个学科的建设,以重病之躯亲自参与了本次论坛的具体策划,包括议题的确定、会议的形式、人员的邀请等。论坛的成功举办也是对杨自俭先生的深情告慰。

论坛的举办还得到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出版社向每位与会代表赠送了杨自俭教授和王菊泉教授担任总主编的《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丛书一套八本(目前已出七本,暂缺一本以后补齐)。此外,陈宏薇教授因病未能出席论坛,也向与会者赠送了她新近编著、由外研社出版的《高级汉英翻译(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系列教材)》一书,以表示对论坛的支持。

本次论坛共收到论文和发言提纲47份。原定与会但由于论坛延期或临时有事等最终未能出席的有陈平、陈章云、方梦之、李亚舒、廖七一、刘靖之、吕俊、牛保义、钱冠连、屈承熹、邵志洪、Mrs Stella Sorby(洪兰星)、王克非、王寅、文旭、张春柏、张映先、仲伟合等诸位先生。论坛组委会在此对他们给予论坛的热心关注和大力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所收论文部分将推荐给学会即将创刊的会刊,其余将择优编入论文集,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                                          (论坛秘书组供稿)

 

 

 

五、论坛发言、点评及讨论概况[1]

 

(一)大会发言及点评概况

5日上午开幕式之后共安排四位学者作大会发言。

第一个发言的是北京大学胡壮麟教授,他发言的题目是《对语言象似性和任意性之争的反思》。先生认为,国内关于符号和语言的任意性和象似性问题的争论,许多问题还有待梳理和深入研究。例如,任意论者所谈的符号是语言符号,而象似论者所谈的符号具有包括语言符号在内的元符号性质;就语言而言,前者着重语音和口述语言,后者还兼及文字和书面语言;就象似性而言,前者承认为数较少的高度的拟声性,后者扩展至拟象性、隐喻和有理据性。接着,先生还以汉语汉字的符号性为依据,对索绪尔关于语言任意性的论断提出了质疑,认为应该从汉语的发展重新解读索绪尔的语言任意性和线性特征,并正确对待传统与创新的关系

中山大学黄国文教授以谈体会的形式对胡壮麟先生的发言作了点评。他指出以下几点,一是先生的研究从普通语言学的理论来研究语言,具体说是研究汉语,这点很重要,因为我们中国人研究语言一定要结合本土的语言。第二就是两派的争论如果没有共同的基点就会产生误解,越讨论会越乱。第三是立论人要容忍不同的观点,对不同的观点要宽容。最后一点是,我们对一些旧的问题要进行反思,解读经典,不能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学界中最可怕的就是集体跟风。随后,胡壮麟先生简要回答了与会者的提问,其中包括周流溪先生对他部分观点的质疑。

第二个发言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沈家煊先生,他的发言题目是《谈谈“摆事实和讲道理”》。沈家煊先生以他最近写的两篇论文为例(分别为《话题“李白”和“杜甫”的引入》和《先秦的“之字结构”和“之”的功能》),深入浅出地谈了他对语言研究中摆事实和讲道理之间关系的认识。他明确提出:1. 摆事实是讲道理的基础,要十分重视摆事实。事实摆到了位,要讲的道理也就在其中了。2. 没有一定的理论意识和理论眼光,有些有意义的事实就看不到,摆事实就摆不到位。3. 摆事实和讲道理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是一件事情而不是两件事情。

昌大学教授陆丙甫先生对沈家煊的发言作了点评,表示非常赞同沈家煊先生的观点,并且举了物理学家有关光的本质的“波动说”和“粒子说”,都既是描写也是解释。先生还指出,先生讲的“之”字对现代汉语的“的”字也完全适用,这两个字是不仅对应,而且在一些细微的方面,如篇章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也是一样的,尽管存在“之”是个附核(head-marking)标志而“的”是个附从(dependet-marking)标志的重要差别。随后,有好几位与会者向沈先生提了问题,其中包括有人提出如何看待语言主观性与摆事实和讲道理的关系,先生一一作了简要的回答。

    随后发言的是华东师范大学潘文国教授,他发言的题目是《作为文化史的语言研究——英汉语的语言研究史对比》。他的发言着眼于语言的研究,认为在对比两种语言的研究上,存在着三个层面,就是语言理论层面、语言思想层面和语言文化史层面。第一个层面对比两种语言各自的语言研究理论和学科体系。第二层面对比两种语言的研究理论背后的语言观和语言思想。第三个层面则在前两个层面对比研究的基础上,对比两种语言的语言文化史,即不但要知道两种语言的研究者提出了什么样的语言研究理论和方法,以及是在什么样的语言观和语言思想指导下提出这各种不同的理论的,还要进一步研究这些理论和思想背后的东西,探究其产生发展的历史动因。他认为,说到底,语言研究史是社会文化发展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一定的语言观、语言学理论,甚至语言研究方法论必然是特定时代、特定环境的产物,而不同的语言由于历史文化条件不一样,它的语言学理论也必然表现出种种差异,对比不同语言的社会和文化发展对了解和研究语言的不同发展道路有着重要意义。

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刘宓庆先生对潘文国的发言作了深刻的点评,认为老师的问题提得很精彩、很深刻,提出的“新三层”说是对刘宓庆(1991)关于语言是由结构层面、表达层面、认知或心理层面组成的“老三层”说的开拓和深化,已经超越了语言本身,关注的是研究语言的理论以及它们与文化意识的关系。刘宓庆先生认为,“新三层”第一层的“然”,集中于理论工具的现状。西方的语言理论体系和形态基本上源于西方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索绪尔的结构主义、乔姆斯基的形式主义、欧洲现代和后现代功能主义以及认知主义,总之,其语言形态、语言特征和理论形态、理论特征是切合一致的,而中国的理论很尴尬,汉语不是形态语言,历史文化渊源与西方完全不同,我们的理论工具除了历史比较语言学以外,其他的几乎通通都是从西方拿来的。第二层的“所以然”,集中于理论所受制的语言观问题。对西方而言,他们的语言理论体系和形态和他们的语言历史现实是站得住脚的,中国就不一样,汉语中是没有“语言学”这个词的,我们的杂交性的语言理论形态当然站不住脚。第三层的“所以所以然”,集中于语言观的历史因果分析,总的来说西方的话语霸权是伴随两次鸦片战争闯进中国的,造成了“一树梨花压海棠”的局面,“梨花”就是西方强势理论,“海棠”就是中国传统语言学。谈到今后出路,刘宓庆认为,中国的语言理论需要改造,可以中西合璧地改造,但是一定要以中国的语法为主。先生幽默的言辞、个性张扬的风格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上午最后一个发言的是清华大学罗选民教授,他发言的题目是《谈我国翻译理论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先生首先解释了为什么到今天还要讨论翻译理论研究的问题,他谈了两个原因,即翻译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时间还很短,另一个原因是理论的研究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因为理论不是原地踏步、一成不变的。他认为,我们平时所说的翻译理论就应该是对翻译实践的解释、是一种思想体系。需要注意的是,一种理论只代表一种思想体系,而不是所有的思想体系。从这个基本点出发,我们说一个理论有它特定的指示群体和特定的对象,所有的理论都是互补的,或者说是互为前提的。解读一个理论需要有一定的条件,理论产生的背景及其内涵、理论与理论之间的关系等等。接着他提出了在理论研究方法上要注意的几个方面,一是追本溯源,要清楚这个学科引用了哪些标志性的研究成果。二是人文学科的逻辑思维和价值判断。三是西方翻译理论的引进和消化的问题。还有一点是对中国翻译理论的思考,如果我们不立足于挖掘本土的理论资源,不找出中西翻译理论的共同性,我们就会永远处于闭塞和落后的状态。

于罗选民教授的发言,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谢天振教授进行了精彩点评,认为先生的发言从文化学的高度看翻译理论的研究,给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与此同时,对罗选民发言中提到我国做翻译理论研究的人太多,而从事翻译实践的人太少这个观点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我国要是有更多像杨绛、金隄这样优秀的翻译家,图书馆里面再多些优秀的译本固然不错,但对提高我国翻译学的学科地位、对推动翻译事业的实质性的发展没有直接帮助;我们要想从一个翻译大国变成一个翻译强国,我们确确实实需要更多的、真正的严格意义上的翻译理论家,这样才能真正推动我国翻译学的学科建设,真正推动我国翻译事业的建设。针对听众中有人问起搞翻译的人是否非要搞理论以及搞理论的人是否非要搞翻译的问题,罗选民、谢天振、林克难和胡壮麟等先生各自谈了自己的看法,会场气氛非常热烈。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翻译理论有两大块,一块是翻译学的纯理论,一块是应用理论。应用理论对翻译实践有直接的帮助,纯理论帮助人们认识翻译是怎么一回事;纯理论在宏观上的指导意义要远远大于具体的应用翻译理论。

 

5日下午共安排了六位学者作大会发言。

    首先发言的是上海外国语大学许余龙教授,他的题目是《语言的共性、类型和对比》。

先生在发言中提出,语言的共性研究、类型学研究和对比研究是三种不同类型的语言学研究,然而这三种研究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为了实现同一个目标而开展的分工和重点不同的研究。具体来说,语言类型学一是可以为我们提供一套可供对比研究的语言学问题;二是可以为语言对比研究提供一个扎实的研究基础和基本分析框架;三是语言类型学对语言类型差异的解释,可以为我们解释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提供方法和方向上的启示。另一方面,由于语言类型学对语言差异所作的类型学分类和概括往往是粗线条的,需要通过对个别语言的深入研究和详尽的双语对比研究来进行检验,在此基础上对世界上的语言作出更为精确的类型学分类和概括,促进语言共性的研究,推动普通语言学理论的发展。总之,语言共性研究是语言对比研究的理论源泉和基本目的之一,而语言类型学研究则为语言对比研究提供了最为基本的对比分析框架。基于对三者之间关系的认识,教授最后提出了对比研究(含理论对比研究和应用对比研究)的一般研究路径和方法。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严辰松教授点评了许余龙教授的发言。教授指出,语言共性和语言类型是语言研究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经常放在一起说。其实语言共性研究有两种取向,一是始于Joseph H. Greenberg的方法,是通过调查大量语言并进行归纳的方法来研究语言共性;二是乔姆斯基的方法,是通过研究个别语言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换来推断或演绎语言的共性。学界现在谈到的语言共性和语言类型中的“共性”主要指前者。国内在语言共性和类型学方面既有介绍,也有具体的研究。教授很赞同教授所说的类型学研究可以为对比分析提供分析框架的说法。对比分析研究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对比基础。教授提到的Leonard Talmy的研究,就提供了很有用的对比基础,例如语言都要表达路径、实现、结果这些关键信息,附加语框架语和动词框架语在表达这些关键信息方面是有差异的,值得研究。再如在表达“量的分布”(disposition of quantity),也就是界性、单数复数(uniplexmultiplex)、离散和连续等意义方面,语言之间的不同也值得研究。

第二个发言的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穆雷教授,她发言的主题为翻译学科建设。她回顾了翻译学科发展历史和取得的成就,同时分析了目前发展的现状,并就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构想。她论述了翻译学学科建设与翻译教学的关系、翻译学学科建设与翻译教学的成就、翻译的职业化时代对翻译教学的诉求、目前翻译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翻译学学科建设与翻译教学的未来之路等五个方面的问题,并重点讨论了翻译的职业化时代对翻译教学的诉求这一问题。她认为,在翻译的职业化时代对翻译教学的诉求这一问题上,我们现在应该考虑的问题是教什么、怎样教,以及谁来教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传统的学术型的硕士生教什么、怎样教、谁来教,专业型的硕士生教什么、怎样教、谁来教,翻译的本科生又如何。她并指出了目前翻译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教学理念不清楚,未分层次和种类;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特点不突出;操作技能上忽视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学生认识模糊,期待与现实不符;师资队伍同一标准,难以显著提高,等等。最后,穆雷教授指出,我们现在面临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国家教育重点由研究型为主转变为应用型为主,这种转型对于所有学科而言都是一种挑战,我们应该主动适应形势,应对这种挑战。

天津外国语学院的林克难教授用非常解渴,非常全面来点评教授的发言,同时针对高校翻译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认为中英文基本功是翻译的基础,即使是研究生阶段仍应设置基础英语课程,在座专家学者也对翻译学科建设表现出了高度的热情。

 

接着发言的是来自澳门理工学院的胡庚申教授,题目是《坚持中西合璧、古今贯通、文理交汇的学术追求》。教授以“生态翻译学”研究为参照,阐述了他是如何在生态翻译学研究方面实行了上述学术追求的。他指出,在生态翻译学研究的过程中,“中西合璧”是其始终如一的学术追求。“中西合璧”具体体现在:一方面,生态翻译学的命题是由中国学者首先提出的,也是首先使用中国话语的叙事方式书写的。另一方面,这一理论不仅借鉴和吸收了西方现代翻译理论研究的精神和方法,而且该理论另外两个重要的哲学基础——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特别是生态学的理论基础——都是来自西方的科学思想。在古今贯通方面,生态翻译学将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置于当代翻译理论研究的时空坐标中,追求传统哲学文化思想与现代翻译理念的联结。这种联结体现在:其一,生态翻译学研究体现了“现代性”;其二,中国传统翻译中的“适应”思想与当代“翻译适应选择论”中“适应”“选择”理念一脉相承;其三,生态翻译学与西方古代的生态整体思想也颇为一致。在文理交汇的追求方面,生态翻译学总体上属于人文科学研究。而其“理”的特征则颇为明显,因为该理论的立论基础就是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学说以及奠基于整体主义的生态学,而上述自然科学的理念和方法又决定了生态翻译学研究中必然具有某种程度的“理”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语言描述。

南京国际关系学院的杨晓荣教授对先生的发言进行了点评,认为教授数年来坚持理论创新,在此过程中不断地调整改进自己的理论体系,也反映了一种适应选择,说明生态翻译学里的一些道理具有普遍性,但与此同时,也需要避免“理论泛化”带来的缺乏学科针对性等问题,此外,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的相通会不会有个限度,也是个需要考虑的问题。针对教授的看法,教授作了精彩回应,掀起现场阵阵掌声,也让在座师生领略一次翻译学科前沿的深度对话。

 

第四个发言的是上海海事大学的左飚教授,他以《中西文化对比研究综观》为题,简要论述了文化交流的历史必然、中西文化对比研究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及近30年中西文化对比研究回顾等几个问题。他的主要观点是,冲突、互补、共存,是文化交流的历史必然;在文化交流中,文化融合与文化冲突几乎同步发生,文化共性是不同文化交流融合的基础;文化差异是文化互补的前提;文化互补则是各种文化保持活力的源泉。他认为,中西文化对比研究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840-1919)从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对比研究以“洋务派”与“维新派”的论争为其主要特点,研究重心从器物层研究发展到制度层研究;第二阶段(1919-1949)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单元文化与多元文化的论争成了对比研究的主流,研究重心则从制度层研究发展到思想观念层研究;第三阶段(1949-1978)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是中西文化对比研究的相对沉寂期;第四阶段(1978-今)从文化大革命结束至今,是对比研究再度升温到逐步系统化的时期。

华东师范大学傅惠生教授进行了点评,认为左飚教授的讲座是纵观历史的讲座,简明扼要,让我们感受到中西文化比较研究里面的历史节点,让我们有一个高屋建瓴的认识,对今后中西文化对比研究会有很多的启发;同时也认为,在以中国文化为主,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进行中西文化比较的同时,对于西方人的东西应该多看点,这样会使研究做得更好。中山大学王东风教授对左飚关于中西文化对比研究历史分期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两位教授进行了激烈且精彩的争论。

 

随后发言的是武汉大学的刘军平教授,题目是《中国传统译论中的“格义”范式转换及其现代阐释》。教授探讨了中国传统译论中的一个重要范式“格义”,认为它是一种以中释西的创造性范式。这种类比和阐释以重视两种文化的共性为主,突出了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的需要。教授认为,在中国翻译史上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格义”与“反向格义”的交锋。通过对异质文化的“格义”,中国文化逐渐与异质文化达到圆融和谐,并成功地吸收消化了佛教文化。他提出,中国译学研究必须立足于本土,积极“吸收外来输入之学说”;改变旧的译学范式以建立新的模式,改变旧的研究方法以采用多元客观的方法,以“返本开新”,在古今中西的历史融合时期,开创出一种有中国特色的译论。他并指出,目前,我们面临的窘境是被西方话语“反向格义”,如何走出“反向格义”的制约,达到中西互释,是新时期翻译研究应该反省和考量的新课题。

中南大学张旭教授在点评中指出,中国佛经翻译传统历时1100多年,其中有三个问题至为关键。一是翻译名义问题,二是文质问题,三是译场问题。其中又以文质问题最为核心,用现代术语来表达便是直译与意译问题。“质”是照原文直译;与“质”相反,“文”务使译文接近汉语的语言习惯。总的来说,佛经翻译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偏“质”的。作为极端的意译形式的一种,格义实则就是今人Eugene Nida所说的“dynamic equivalence”,它是初期译家用于处理印度佛教概念的一种方法,也是早期译家不得已而采用的一种方法。总的来说,由于外来观念经过格义处理后,已与原来的意义相去甚远,后来鸠摩罗什纠正了这种译法,才使佛经重新走上了自己的轨道。这种方法尽管在后来的传教士以及近代的翻译活动时仍有采用,但因其固有的缺陷,人们在使用时尤需慎重。

张旭教授进行点评之后,与会专家向刘教授提问,教授一一给予回答,会场掌声不断。

 

下午最后一个发言的是北京大学的姜望琪教授,他发言的题目是《从中西对比看汉语语法》。他对中国古代没有语法学这个提法提出了质疑,认为把语法仅仅解释为词法和句法,或者首先是词法和句法,完全是西方的观念。事实上,语法除了狭义的概念,还可以有更广义的概念,把语法看成是包括语言各种结构关系的完整的系统。如把语法看成一种广义的概念,则中国古代早就有了语法学,缺乏的只是句法学这个局部。他并列举了《尔雅》、《说文解字》、《文心雕龙》等古代著作向大家论证了他的观点。他进一步指出,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尽管在理论上接受了西方的狭义的语法观,但在中国语言研究传统的影响下,他仍不自觉地采用了广义的语法观,体现在他的书中还包括了修辞的内容。教授认为,“文法,包括句法语法文势等,曾经是我国文章学的重要概念。后来之所以语法所取代根本原因就在于语法被理解成了狭义的词法和句法。他最后指出,中国古代之所以没有句法学的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中国人整体思维的思维方式。从意义角度看,中国的语言研究整体论还有另一项重要成果,那就是主题论。主题是一个语篇概念,一个语篇一定要有一个主题。主语则是句子概念,在西方语言中是句子的必要成分。传统汉语语法是篇章语法,所以,讲究主题就很自然。同样,正因为句子语法不适合汉语,所以主语这个概念就与汉语格格不入。

北京师范大学周流溪教授对姜望琪教授的发言中做了点评。周流溪的主要观点是:语言学同时具备科学性和人文性,注意其人文性和民族性的一面也是应该的。但是,在总体上,我们必须放眼世界,必须与国际学术接轨,必须采用国际通行的一些学术话语,当然也还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眼光,处理好语言学理论国际化这个“大一统”和民族化这个“小特区”二者的关系。他认为,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已经得到国际语言学界的普遍认可,我们不妨接受这样的语法学科框架。汉语的形态比起别的许多语言(如藏语)的形态来虽然少得多,但不能说汉语语法学就不能研究形态。教授赞同人类语言学家关于不能把一些欧洲语言里的语法范畴之类强加到被研究的语言头上的观点,他主张在更大范围内考察人类语言(像高加索语言、非洲语言、印地安语言等),考虑各语言的范畴和结构,再来探讨怎样才能得到一种概括性更强的理论框架。最后他提出应该把当代的语篇学与中国传统的辞章学结合或整合起来,认为在这个领域可以大有作为。

 

 

(二)小组发言、点评以及讨论概况

l       第一小组:如何处理中西、古今和文理的关系

126上午,高层论坛以小组形式进行。第一组于外语楼510室举行,主题为“如何处理中西,古今和文理的关系”。本小组由丰国欣教授主持,王宏印、傅惠生、林克难、胡开宝及丰国欣等教授先后发言。参与本小组讨论的还有姜望琪、胡庚申、左飚、王菊泉、蔡永良以及宋志平等教授。海事大学外语学院09级研究生代表也旁听了此次讨论。

南开大学王宏印教授以《对文化转向与中国翻译界做出十种回应》为题作了发言。他肯定了翻译界的文化转向,同时对其中出现的若干现象进行了归纳和反思,诸如泛泛谈论文化而不深入钻研、将中西文化对立起来进行生硬地比较、滥用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的概念、简单地把文化和翻译的关系归纳为归化和异化等等。宋志平教授作出点评,认为教授指出的种种现象除了给人以警醒之外,还给我们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比如跨文化交际的背景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傅惠生教授用一张雕塑图案开始了他的《伯尼尼考夸罗教堂美学初探》的发言,借此强调一种视觉意象,抓住文化现象,深入理解的重要性。他强调指出,做翻译也好,做文化比较也好,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如何能够深入地去理解西方文化的东西,用我们的理解研究出来的东西得到他们的承认。胡开宝教授对教授的发言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老师的发言强调了追本溯源的重要性。他还指出,任何研究都是基于人,以及人所反映出来的文化,不可能摆脱文化的影响,中国语言学的研究也是受到中国的文化的影响的。

林克难教授以《融会贯通、无缝对接、融中西之学、法古今之贤》为题作了发言,特别强调了在翻译理论建设古今结合、中西结合的过程中,要大力提倡创新精神,努力创立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风气。宋志平教授认为教授的发言很有启发,指出我们对西方翻译理论的引用一定要关注其适用性,切忌生搬硬套。

胡开宝教授发言以《莎士比亚戏剧英汉平行语料库的创建与应用研究》为题,介绍了莎士比亚戏剧英汉平行语料库的创建过程及其具体应用。丰国欣教授对胡开宝教授的发言作了点评,认为作者从现阶段莎士比亚戏剧汉译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入手,使本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更有理论上的贡献;认为本研究还突破了传统翻译学研究的模式,把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运用到翻译学之中,使翻译学和语言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在方法上是一种创新。

丰国欣教授最后以《字本位视角的汉语‘词’》为题,从剖析现行汉语“词”的定义入手,讨论了定义汉语“词”的困难,然后从字本位理论视角,探讨了汉语“词”的字组合机制和词化程度,认为表达一个概念、具有一定约定程度的单字和字组合就是汉语“词”。

胡开宝教授在点评中表示比较赞同老师对汉语“词”的定义,认为他的研究有比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与会的成员都踊跃参与了讨论,会场气氛十分热烈,通过观点碰撞和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各人对问题的认识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l       第二小组:如何看待语言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126上午830-1045 法学院119室。小组中心议题为“如何看待语言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与会专家有沈家煊、周流溪、张德禄、严辰松、魏在江、刘国辉、尚新等。此外,外语学院的部分师生也参加了讨论。讨论由张德禄教授主持。

第一位发言的是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的严辰松教授,他就认知语言学及其启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认知语言观增进了我们对语言本质的理解,拓展了研究方法和思路,并有助于汉语研究和英汉语对比研究。刘国辉教授作了点评,认为教授选题很好,宏观把握准确。此外,教授还对认知语言观作了一些补充。参会的教师及研究生提出了相应问题,引发了热烈讨论。

张德禄教授接着发言,他根据韩礼德关于(语言学)分析中的范畴有理论范畴和描述范畴两大类的论述,重点讨论了汉语语气系统的特点,并与英语进行了比较,探讨的问题包括汉英语气系统是否相同,汉语语气的特点是什么,以及哪些因素是必要的,哪些是可选的等等。魏在江教授作了点评,认为老师的观点有新意,其中包括汉语主语不及英语主语的作用大,以及汉语语气情态界限比较模糊,不像英语那样容易区分。同时,他对教授关于情感不是语气的观点提出了商榷。

接着魏在江教授进行发言,讨论了汉语研究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问题,认为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汉语研究在外语学科中越来越重要了,中国语言学研究必须走向世界,而重视母语研究,是外语学者理论创新的必由之路。这个议题引发了包括点评人尚新在内的与会学者的共鸣和热烈讨论。

尚新发言的题目是《英汉名词的与语言类型学特征》,认为名词可数与不可数特征的区分在英语中以复数化特征为标准,而在汉语中主要体现在量词的使用上面;名词的语言类型学特征与名词数的特征区分和名词内部转类机制均具有内在的一致关系。尚新的发言给沈家煊先生留下了印象。先生会后还提及尚新的发言,认为谈得不错。

最后一个发言的是刘国辉教授,他以《向心结构还是领属结构?——以英语‘of’结构和汉语‘的字结构’》为题,从英语“of”结构和汉语字结构的语言表征、语法结构、功能和认知语义等方面进行论述,找出了二者之间的共性和个性。魏在江教授在点评中认为教授的选题以小见大,例证丰富,并具有较宽的拓展面。

在整个讨论中,沈家煊和周流溪教授就与会专家和学者提出的各个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强调,汉语的研究,对于语言类型学研究的整体视野,对于国内学者立足国际学术圈,对于汉语语言本身的深入理解和拓展都举足轻重,因此应当得到英汉对比研究以及外语教学界的接纳和重视。

第三小组:翻译学研究的新途径和新思路

126上午830-1045 法学院219室。中心议题:翻译学研究的新途径和新思路。讨论由武汉大学刘军平教授主持,杨晓荣、王东风、张旭、周领顺、刘华文、王晓元、先后发言,周领顺、王晓元、刘华文、刘军平教授分别对以上各位的发言作了点评。参与讨论的还有海事大学外语学院的吴建国、容新芳等教授。

杨晓荣教授首先发言,题目是《翻译批评性质再认识》。她认为,翻译批评不必被在纯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归属问题上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维逼入窘境,而应切实体现其沟通纯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桥梁性质,在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中提高其理论含量。周领顺教授认为教授的理论高屋建瓴,并就相关问题做了以下点评:1翻译批评有必要分清理论建构和具体实践两个层次;2、翻译批评从不缺席,缺席的只是来自翻译界理论研究权威者的声音;3、不要期待翻译评论者的参与就可以对翻译市场产生多大的影响,要维护学术真性,无须迎合世俗。后在场老师也参与探讨了这一问题。

第二个发言人为王东风教授,他我国五四时期的新诗运动和英美意象主义诗歌运动两大运动的起源进行了分析,论证了正是两大运动的主要发起人有意为之的误译造就了两大诗歌运动的辉煌。随后周领顺教授进行了点评,认为教授的发言扎实细致,气势恢宏,但认为有必要分清“误译”到底是有意还是无意,只有把对于内因和外因的考察结合起来,得到的结论才会更有说服力

接着张旭教授发言,题目是《关于当今中国翻译研究途径和方法的若干思考》。他指出,当前中国译学研究中问题意识比较薄弱,方法论欠缺,系统性很差,研究者的研究素养相对不高。针对这些问题,他并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点评人王晓元教授认为,张旭博士在发言中指出了翻译界尤其是翻译研究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大家深思,有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有些则至少是与会者所难以做到的,但对我们有启示的作用。

后周领顺教授以《译者行为与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为题发言。他基于对译者属性和翻译本质的认识,并在文化转向和翻译研究从规定走向描写这一总范式转变的大背景下,构建了翻译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认为该模式可用做描写和解释译者行为动因以及翻译社会化程度的一个工具。刘华文教授作了点评,认为求真是认识论的,务实是实践论的,把它们对立起来不恰当,求真和务实也就不能构成一个连续体。大家讨论后所取得的共识是,不同的理解主要来自评价模式的命名与传统意义的关系以及翻译的广、狭两义上。

第五个发言的是刘华文教授,题目是《从事实性到虚拟性——试析汉英翻译的再概念化特征》。他以Talmy的认知语义学为理论依据,认为以事实性或虚拟性为趋向的概念化在跨语转换中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探索这个两个趋向尤其是虚拟性趋向在汉英翻译再概念化中的转换模式,无论对于翻译的研究者还是翻译的实践者都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王晓元教授在点评老师发言时认为,刘华文博士的发言,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来考察汉译英的问题,是有意义的,得出的结论也很有意思,但要想结论具有普遍性,可能还需要大量的译本数据库来做支撑;这种研究路径是值得继续做下去的。

最后一个发言的是王晓元教授,题目是《翻译社会学》。教授试图借鉴西方文化研究与(文化)社会学的理论,构建一个新的理论模式,即翻译社会学模式。他的主要观点是,翻译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一方面,翻译行为受到意识形态的制约,另一方面,翻译行为生产新的意识形态。而这种关系则是通过话语实现的。教授的发言引发了热烈的讨论。有人对他提出的模式提出了质疑,提出为什么不叫“社会翻译学”?意识形态是否属于社会学范畴?认为翻译和社会学没什么太大的关系,对是否要用社会学去研究表示有怀疑。

第四小组:翻译学研究的新途径和新思路以及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126上午830-1045第四小组的讨论在法学楼会议室举行。会议由王大伟教授主持,中心议题为翻译学研究的新途径和新思路以及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参加会议的正式代表有黄国文、陆丙甫、司显柱、任东升、谭慧敏、王大伟、韩忠华和翁凤祥等教授。

第一个发言的是黄国文教授,他的发言题目是“From Different Ways of Meaning to Different Ways of Translating”他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论述一个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法,一种是同现实贴得比较近的Congruent的表达法,另一种是隐喻性质的Metaphorical的表达法,认为借用这个概念同样可以来看翻译问题。针对教授的发言,新加坡的谭慧敏女士提出,如果从翻译角度来看,那么评价翻译好坏的标准在哪里?黄国文认为主要取决于译者忠实于原著还是忠实于目标读者。表达没有哪个最好,只能说从语言结构来说,哪一个更接近原文。

第二个发言的是陆丙甫教授。他发言的题目是《翻译方法的与时俱进和多元化》。他首先谈了对昨天大会发言的感受,认为很多报告只是停留在宏观的比较上,没有深入微观进行比较,是个不足。针对论题,先生提出,在宏观理论探讨方面,翻译需要与时俱进;认为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翻译更需要强调“达”,必要时可以 “引进语法”。王大伟在点评中也表示有同感,认为在口译中可以适当运用古汉语的结构。

随后发言的是司显柱教授,他通过对几种翻译研究范式的评述,认为系统功能语言学路向的翻译研究是一种集语言与文化分析于一体的翻译研究的优化范式,值得提倡。点评人任东升教授赞同司显柱教授的观点,认为系统功能语言学范式确是一种优化的范式,具有很大的包容性。他同时指出,在阶段和范式问题上,中国和西方的认识还是不一样的,即在西方也是有争议的。

任东升教授接着发言,题目为《翻译研究的神学视角》,试图探讨神学视野里的翻译思想及其对于翻译学理论建构的借鉴意义。他认为,翻译研究涉及到翻译研究的本源,可以从神学的角度来认识翻译现象,而从神学的角度也可以看一些方法论。点评人司显柱教授认为,翻译研究可以借鉴很多其他学科,首先也是最重要的还是语言学,而教授更进一步追根溯源,语言观从神学也就是认识论的层面进行探讨,因而立意很高。

第五个发言的是来自新加坡的谭慧敏女士,她从市场经济角度谈了她关于开发翻译业人力资源的几点思考,同时谈到了英语翻译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及人才出口问题。王大伟教授进行了点评,认为她关于翻译人才培养必须进行市场调研的问题提得很好,向我们敲起了警钟

主持人王大伟教授最后发言。他以《网络翻译技巧探讨》为题,介绍了他在翻译课上开发网络电脑的功能,提高教学和翻译质量的经验。随后,上海海事大学的韩忠华、翁凤祥、 毛立群等教授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整个会场讨论气氛热烈,都认为从彼此的发言中得到了很多的收获和启发。

 

 

 

 

六、坚持学术品位,推进学科前沿

——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学科建设高层论坛闭幕词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  王宏印

 

各位代表,各位同事,与会的各位师生:

大家上午好!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学科建设高层论坛,经过一天半的大会报告和分组发言及讨论,已经完成了全部议程,进入了尾声。刚才,黄国文教授就这次论坛取得的学术成果作了一个的很好的总结,组委会安排我再做一个闭幕词,使得大会有一个圆满的程序上的结束。

我首先要说的是,这次会议能有完满的学术交流效果,离不开学会领导和承办单位的精心准备。据我了解,在将近一年的筹备过程中,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潘文国教授和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领导及有教授曾多次沟通,特别是与毛立群院长和王菊泉教授进行反复商讨,保证了会议的安排和具体事宜妥贴周到,程序万无一失。这次会议在上海海事大学辽阔宜人的新校区召开,大家的心情也格外舒畅,激动。我们祝愿海事大学经过这次会议的一次warm up(闹红),会获得一次发展的契机和持久的动力。会议期间各位专家学者和海事大学师生的座谈等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谊。值得一提的是,会议召开的时间,恰逢协办单位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建社30周年。外教社是学会的老朋友,在这里也祝愿外教社兴旺发达,和学会继续合作愉快。

诚如潘文国会长在开幕词中所说,这次高层论坛是已故老会长杨自俭教授提议召开的,论坛的宗旨是讨论如何在英汉对比语言学、对比文化学和翻译学三个学科各领域与各层面的研究中实行中与外、古与今、理论与实践、微观与宏观、个性与共性、思辨与量化相结合的原则。我们认为,一天半的会议很好体现了上述宗旨,通过大会发言,点评、提问,以及小组发言和自由讨论,与会者在如何实现上述几个结合的问题上加深了认识,大家的发言和讨论本身也很好体现了这样的治学精神。大体说来,这次论坛表现出以下三个明显的特点:

1.语言学、文化学、翻译学、文学、哲学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荟萃上海临港新城,各门学科相互渗透交流,蔚为学术大观,特别是北大教授胡壮麟先生和社科院语言研究所沈家煊研究员的光临,更使论坛锦上添花,蓬荜生辉。

2.老中青学者和专家们,来自京津、上海、江浙、广州、西安、武汉、长沙、澳门等地高校和科研机构,群英仙聚,各种观点碰撞激烈,高潮此起彼伏,特别是具有不同学术背景和职业背景的与会者,在研究论题和演讲风格上个性分明,各具特点,为会议增加了亮点。

3.通过大会主题发言,专家点评、听众提问,以及小组发言和自由讨论,气氛热烈,互动频繁,可以比较深入地进入主题,听者、说者和评者都觉得获益匪浅。在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上,在中西语言文化对比和语言研究领域都引起了激烈的论争,这是前所未有的。

下面,我就本次论坛关于三个学科的建设问题的大会发言,就个人关注所及,再做一简要的评述,不当之处,希望大家指正。首先,在中西文化比较领域,左飚教授的发言,论及中西文化对比在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作为一个很好的历时研究范例,思路清晰,得其大略,特别是五种对比方法的提出,切中要害,发人深思。潘文国教授关于中西语言文化对比的三个层次,由语言理论层面,进入到语言观点层面,进一步追索到文化史层面,提出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特别是对所以所以然的逐步加深的追溯,探其缘由,穷其追问,给人以很好的启发。这一方面的讨论,基本上已经摆脱了单纯在中西文化之间强调和扩大差异,或者在两维上追寻文化共享/共相的弊端,具有相当的学术深度。

关于今后可能的问题和预测,我认为有三个方面值得注意:

1.如何进一步突破中西二元对立的研究模式,容纳更多的过度和结合模式,例如加强印度文化、日本文化的研究,强调西欧文化和北美文化的区别,以及对于俄罗斯文化和非洲文化的研究,由二元进入三元或多元文化的多层次的比较研究,以便建立立体交叉的研究视野,获得世界文化地图的总体格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2.如何引入文化类型学和文化传播学、进化论等多种文化理论,作为比较的理论基础和新的思路,如何引入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等田野作业方法,进行实证研究,避免事实调查和价值判断上的主观武断,进一步摆脱我族中心主义的传统,批判西方文明中心论的思路,消除其消极影响,更是值得长期关注和深入研究。

3.在继续进行宏观对比的基础上,如何使文化研究进入更多的学科领域,加强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例如进入思想史、哲学史、艺术史、学科史,特别是进入专题史,例如语言学史、翻译史的比较研究,避免泛文化的弊端和只强调文化交流而不进行文化反思的浮面讨论,避免文化研究脱离人文精神的滋养和文化哲学的反思,流于泛泛之论。

第二个课题是中西语言对比研究:许余龙教授将语言类型学理论引入中西语言的对比研究,结合语言共性的分类为基点和焦点说明对比,可能取得相互影响的作用,同时呼吁语言人类学的研究视野的介入。胡壮麟教授认为国内关于符号和语言的任意性和象似性问题的争论,许多问题还有待梳理和深入研究,同时以汉语汉字的符号性为依据,对索绪尔关于语言任意性的论断提出了质疑,认为应该从汉语的发展重新解读索绪尔的语言任意性和线性特征,并正确对待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沈家煊研究员通过典型的语句分析,说明事实或语料累积到一定程度可以呈现规律性的问题,但实事求是的推出道理并非简单的逻辑运演,而是需要事先的理论假设眼光和中介层次(客观、心理、话题)的探索。他还以“指别度”为焦点,比较汉语和英语语料的相似性,并从其它相邻学科寻找新的智慧之源。这个演讲给人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熏陶。另外,姜望琪教授的研究涉及中西语法观念及语料的掌握与区分等问题,兹不一一列举。

中西语言学的借鉴与结合是一个较为困难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以西方语言学理论关注汉语语料的时候,同时可能存在理论作为分析工具的普适性问题,或者资料是否适合理论的个别性问题。但也不能以理论所覆盖的语种有局限性为理由,否认语言普遍规律的存在,也不能以汉语的特殊性为理由,拒绝吸收和借鉴西方语言学理论和科学研究方法。在这一方面,通过解决外语界和汉语界不相往来的“两张皮”问题,有望使中西语言学的借鉴与结合得到更好地解决。

2.语言学家语言研究的语料和语种的限制,大大地束缚了我们的语言研究的视野和语言观点。在原则上,仅仅强调中西语言的对比研究是不够的(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和共性研究即便是准确的,也不足以说明世界语言的总体图景),仅仅强调汉语的特殊性也是不够的(只可能导致狭义的“汉语语言学”,而不可能由此建立普遍的语言学理论)。其中对于中国语言学资料的研究,是否能从中提出具有世界普遍性的语言研究范畴,是汉语研究和中国的语言学研究能否走向世界的关键步骤。

3.我们研究西方现代各种语言学理论,究竟在哪个层面上借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学理层面,2)范畴层面;3)问题层面;4)资料层面;5)方法层面等。总体说来,援用西方语言的资料说明其理论观点问题不大,但属于介绍层面,而借鉴西方的热点问题应促进我们自己独立的研究问题的产生,当我们借鉴西方的语言学理论范畴企图分割汉语语料的时候,范畴本身应按照一定的理论目标的设定进行讨论。毫不讳言,深究西方现代语言学的学理,掌握其研究方法则比较困难,并应成为我们谋求突破的重点所在。

第三,关于中西翻译对比研究。刘军平教授讨论了佛经翻译的“格义”的本土化本质,类推思维本质和归化翻译本质,给予比较深刻的理论分析,属于狭义的格义理论。他在将“格义”泛化,运用“反向格义”来说明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解释时,实际上相当于“释义学派”或哲学或文化“阐释学”的思路。这样,要进一步讨论中西互释的时候,就需要更高一级的范畴来超越中西文化,才能进行中西互释。胡庚申教授对于自己倡导的“生态翻译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中西打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方法论说明,引起与会代表的兴趣和点评者的异议。罗选民教授的演讲涉及翻译理论和实践关系问题的激烈争论,都说明了翻译研究领域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引起更多的参与和研究关注。

翻译研究及其对比研究方面的问题包括:

1. 以西方翻译理论或逻辑分析方法进行中国翻译史及翻译史料的研究的时候,进行贯通性的研究和框架性的说明是最难的。而一种理论概念要上升为哲学范畴,就需要使其本身具有超越具体现象获得可重新界定的品质。这里,狭义与广义的区分只是技术上的,关键是作为翻译史的研究(个别的)和作为翻译理论的研究(普遍的),是否属于同一类型?是论从史出还是将思路消融在史料的细碎说明中,反映了研究程度的不同。

2. 任何一项具体的研究都是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和效用性的。要评价一种理论是否成功,需要考察其内部逻辑构成是否严密,其理论创新是否明显,以及一种理论用以解释新现象的能力如何。而所谓中西打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基本设想,是有鉴于西学东渐的治学要求,只是一种做学问的基础和思想,并非任何一项具体的研究都要面面俱到地体现出来,也不可能千篇一律地完美无缺地贯彻在一切研究中。

3. 就目前的翻译研究来说,基本上还处在介绍和借鉴西方翻译理论的阶段,对翻译学科和现象缺乏真正深入的理解和系统的贯穿性研究成果。以哲学文化思潮和一定的哲学观点的阐发代替具体的翻译问题的研究的倾向还很普遍。关于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史料的整理阶段,真正的阐释与转换,还远没有完成。对于中国翻译史的整理和研究,还缺乏有效的理论支持和贯通性的研究成果。翻译批评的理论建设和方法研究的探索,还很不够。典籍翻译和翻译文学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需要大力发展。

 

回顾以上三个领域的研究情况,我们无疑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成绩。我们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继续发挥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的学术传统与研究优势,力争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明显的进展和重大突破:

1.学问与学科是分合的艺术。例如,如何进一步在中西语言比较的基础上,深挖其文化根源,做出历史文化渊源的解释,是一个分的方面;与此同时,如何能够超越森严壁垒的文化与语言界限的限制,谋求在学理和打通上下功夫,取得宏观领域的较大进展,又是摆脱“两张皮”现象的最有效的途径。在终极的意义上,高层论坛应当立足于学科前沿问题的解决,在交叉学科上独具慧眼,但同时也要关注基本问题的深化和升华,尤其是很见功力的学问。离开了这两者之间形成的巨大的想象张力和学术活动空间,或者缺乏自己独立的研究领域和长期关注的前沿问题,学科之间的会通和相互借鉴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或者流于一般的号召,而长期徘徊不前。

2.翻译学是一个后起的研究领域。它有无限的前景和多种发展的可能性。如何能坚持翻译本身学科建设的同时,注意吸取文化研究与语言研究(包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和一般语言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全力推进翻译学的学科建设,使其赶上或超过语言学和文化学的研究阶段或进展步伐,取得三个领域里的平衡,是学会所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翻译学是新兴学科,是许多敏锐的学者积极介入和推出新思想的试验基地,希望它所提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能够引起国内语言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关注和兴趣,逐渐成为其他学科发展的问题前沿和思想先锋,而不是用一些现成的陈旧的教条来说明学科之间的优劣,甚至用抽象的本质的界定来束缚学科的发展和窒息相互的借鉴和融通。目前,这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认识问题了。

3.最后,关于论坛的讲演与相关的回应,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题目。来自不同背景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是学术界之盛事,对于个人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对于说者来说,就重大的学术话题有所准备和拿出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才能获得大家的关注,引起新的观点和深入的讨论。对于听者来说,认真倾听和注意吸收对方的意见,可以改变或更新或提高并扩充自己的学养,实为人生一大幸事。在遇到不同观点和比较尖锐的批评意见的时候,如何相互欣赏彼此宽容,欣然接受批评和建议,是一种良好的学养和君子风度。作为高级学术论坛,在坚持真理的基础上,注重商榷和探讨,是促进学科发展的氛围和风气所必需的。我们希望在这一方面再接再厉,为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健康文雅的风气而共同努力吧。

 

各位代表,老师们,同学们:

这次学术论坛即将结束了,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九次全国学术讨论会,将于20101158日在美丽平和的滨海学府宁波大学举行,5日报到,6-7两天开会,8日普陀山文化考察,自愿参加。欲参加会议的同志,请将论文全文于2010420以前寄给宁波大学王文斌教授,学会将于4月底前后在湘潭大学召开高层论坛审稿会,确定参会人员和大会发言论题。下面将下一次会议的主旨和论题建议提供如下,供大家参考:

经过多方征集意见,和多方面的协商,大家认为,鉴于学会和学科的不断发展,各种理论层出不穷,要研究的问题也不少,希望能将下次大会的中心议题确定为:梳理、整合、创新。这一基本精神可以简要地阐释为: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和个人研究的领域和兴趣,希望能够进一步梳理有关问题、资料和理论,整合文化资源、理清研究思路,集中优势,瞄准前沿,后积薄发,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力图学术创新,推动学科发展。

大会将继续在英汉对比语言学、对比文化学和翻译学三个学科领域内征集论文,鼓励结合,激励独创。大会已经发出征文通告,详情可以通过网站查询。以下是我根据对大会中心议题的理解所想到的若干题目,提出来供大家选题参考:

1.  语言发展与思想文化史的对比研究与综合研究;

2.  语言类型学进入语言比较的基本思路,文化研究问题亦然;

3.  围绕语言符号与其他符号的关系,进一步讨论相似性与任意性问题;

4.  在深入研究相似性与任意性的时候,有无区分语言符号与文字符号之必要;

5.  汉语的特殊性与语言研究的普遍性处于何种关系,如何有效地解决二者的对立;

6.  如何进一步深入讨论汉语研究的字本位与词本位,抑或是句本位或者篇章本位;

7.  如何加强翻译、语言与文化对比的实证研究,以及如何进行思辨研究来发现规律;

8.  关于翻译的学术研究与MTI人才与技能培养的关系问题,包括理论认识和具体操作的问题;

9.  中国文化和文学典籍的今译与外译问题,包括汉语言文学与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问题和相互翻译与对外翻译问题;

10.              汉语现状调查与对外汉语推介和中国文化对外宣传研究,包括孔子学院的建立、操作与效果评价问题;

11.              跨文化交际的国际语境与中国文化研究与传播推介策略、方法与理论基础;

12.              中外文学和思想文化经典名著重读的意义、翻译批评与比较研究问题;

13.              译介学和翻译文学,比较文学的关系问题,甚至世界文学的关系如何认识;

14.              语言转向、文化转向与翻译研究、语言研究的关系,如何认识“文化热”和“泛文化”问题;

15.              结合中国的现代化历程和全球现代化的趋势,研究现代和后现代学术语境下的学术研究的全球化、本土化之关系,等等。

 

同志们,朋友们:

为期两天的“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学科建设高层论坛”就要闭幕了,我们衷心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对本次论坛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衷心感谢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对本次论坛的慷慨帮助,衷心感谢我们的东道主上海海事大学校方和外国语学院的悉心承办和热情款待。

我们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支持学会的工作,积极为即将创刊的会刊《对比与翻译》赐稿,希望加入本会成为会员的,请与学会秘书处联系。我们祝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兴旺发达,祝愿大家事业进步,生活幸福,万事如意!

明年秋冬时节,让我们在美丽的宁波大学再会!

                                                    

2009126 上海

七、与会者感言诗词摘登

l       由上海海事大学承办的“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学科建设高层论坛”举办得十分成功, 真可谓 鸿儒云集谈经论道,学术薪火代代相承!对会议组织者再次表示衷心感谢!

(清华大学罗选民)

 

l       英汉对比,还要从根本理论上多下工夫。要把务虚和务实结合起来。这次高层论坛会议很成功,体现了大家追求学术的真精神,是我们学会的标志性活动。

(北京师范大学周流溪)

 

l       关于这次论坛,我的感言是:高层次的学术质量;高规格的承办质量;高档次的服务水平。总而言之,一个字:高!祝愿学会越来越高,祝愿学院越来越高!

(上海大学王晓元)

 

l       这次在海事大学开会,感慨很多.上海的发展是飞速的,也是健康的。海事大学的新校区,新面貌,师生的热情,领导的坦诚,给我以极为深刻的印象。我想祝福上海海事大学以海洋一般的胸怀,开放办学,事业发达,学术昌盛,让友谊传遍五洲四海!

                                                          (南开大学王宏印)

 

l       从短短的不到一天的时间里,我深深感受到上海海事大学校领导和外语学院领导对这次高层论坛的高度重视。感谢论坛组委会的精心组织和周到服务。……;左飚老师不是专业胜似专业的富有魅力的主持令人难忘。

                                                       (上海外国语大学许余龙)

 

l       这次“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学科建设高层论坛”办得很成功,组织有序,主题突出,时间紧凑,专家们的学术观点既有微观上的思考,又有中观及宏观上的探索,既见地又建瓴。这次学术会议对我国今后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的学科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宁波大学王文斌)

 

l       学校领导到第一线,非常重视,学院领导全天候关注,教授们亲自参与,其他教师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人倍感亲切!会议开得非常成功!非常圆满!我完全相信海大的明天会更美好!会更令人向往!会更完美!外语学院一定能更上一个台阶,成为一流的学院!

                                                         (杭州师范大学刘国辉)

 

l       此次论坛极为成功,必将占据我国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发展史重要一页。此间,您与海事大学同仁认真筹备,组织有序,细心体贴,众位代表倍感“宾至如归”。……。学会如一大家庭,长者风范、健硕身影,金玉良言,此三者乃学会灵魂之底蕴。

                                                         (中国海洋大学任东升)

 

l       上海海事大学外语学院首次办会就从学科建设着眼,而且开会过程相当顺畅,展现出学院的高瞻远瞩,上下齐心,以及有一击功成的决心。有这样的胸怀,可以预见学院的未来必定充满辉煌的成绩。本次论坛从各方面说都是圆满成功的,类似圆桌会议。寄望下次再办,为学术界、业界以及相关团体组织一起打造英汉对比与翻译学科提练出更多切合实际的指引。(新加坡谭慧敏)

 

l       此次在贵校的几天,你们所表现出的给人印象深刻。海大外语院师生待人诚恳,办事细致,上下齐心;海大外语人多才多艺,又为人谦虚;海大外语院的科研发展势头迅猛,政策尤其令人羡慕。从您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正在崛起的海大外语人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为您们的办学作风和近年取得的成绩感到由衷地高兴。我深信,凭着咱们海大外语人的精诚团结和开拓进取精神,是能够很快在国内外语界取得应有的地位。

                                                               (中南大学张旭)

 

l       参加此次会议,感受有三:论坛层次高,学术气氛浓厚:无论是大会报告,还是小组发言,选题新,立论高,论据实,互动热烈,名副其实;会议组织有条不紊,既场面气派,又无微不至,感人至深;上海海事大学外语学科师资力量和科研成果给与会者留下深刻印象! ……同时新海事大学的校园之美,尤其是空气之好,也是从北京来的我难以忘怀! (北京交通大学司显柱)

 

l       感谢海事大学外语学院举办了一次少有的学术氛围浓厚的高层论坛。学术是十分需要自由争论和抒发自己的独特见解的,而我所看到的正是自由抒发的状态。特别是一些老先生以身作则,这为青年人树立了很好的榜样。特别是大批六零后的青年人形成骨干队伍,思想活跃是值得高兴的事。这次会议准备充分,安排仔细,照顾周到,让与会者很舒畅地度过了一个难得的学术交流机会。(华东师范大学傅惠生)

 

l       会后写感言,是学会又一创新(另一创新见后)。我完全拥护。

此番上海会议,有一处创新之处,值得提倡。即组织与会代表与研究生见面。拓展了学会与社会的接触面,各校之间,特别是代表与主办方可以有比较深入的交流,扩大了学会的影响。

专家讲座很精彩。以后能否考虑增加翻译专家的讲座,毕竟,学会人员组成有了变化,从事翻译研究的已经占到很大的比例。(天津外国语学院林克难)

 

l       海大这次会开的很好,院领导亲自出马接待,情周礼到,大家感到很畅快。会议的接待工作、组织工作第一流。我原以为“高层”会议出席的人不会太多,结果还是济济一堂,说明大家很积极投入、很拥护。我希望开一个名副其实的“高层”会议,约20人左右, 有交流、有交锋、有结果。小型高层会议在检讨或确定未来研究方针、研究大计、研究对策或思路时是比较合适的,而大型的会议似乎比较适于确定方针大计、研究对策思路以后的宣讲、宣传造势。研究汇报会应该属于中型,200人左右。(同济大学刘宓庆)

 

l       这次高层论坛丰富了我们学会的学术活动,也提升了学会的学术品位,对繁荣我国学术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这次高层论坛也出现了很多的创新点,例如,安排了部分年轻的学者点评资深学者的文章,这是一种特殊的培养后学的方式,使年轻学者受益匪浅。这次高层论坛的组织者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组织细致、服务周到,确实不多见。我尤其是对这次让部分年轻学者做点评人感触很深,专门写一句话:本次高层论坛一个高明之举就是让部分后学点评前辈、让部分中青年学者点评老专家,这说明,点评不一定就是“高高在上”,点评更是一种特定的学习方式,把自己不成熟的思考拿出来,以“点评”的方式向前辈学习。(湖北师范学院丰国欣)

 

l       1)为一个会议作了那么长时间的精心准备,特别是对议题、主旨、目标等方面的“软”准备,这在国内学术会议中还是不多的。我参与了这个过程,知道组织者为此花了多少心血,来来往往的邮件已是无法计数。称其为绞尽脑汁毫不为过。这是在为会议准备“灵魂”。一群学人为学而来,为探讨问题而来,这就是实质。

2)这次会议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说实在的,还不是最新的思想和理论,而是多学科交汇给人的启发——这是我们学会的独特之处——和各种不同观点的交流和碰撞。当今的国内学术界尤其缺乏这种真诚的交流和碰撞。没有真诚,学术会虚伪而无效,而没有交流和碰撞,思想的火花会暗淡很多。我很高兴碰撞的各方都经受住了这个检验,证明了我们的正直和真诚,也证明了中国学界有希望。南京国际关系学院杨晓荣

 

l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以外语学界学者为主的会议,认识了许多外语界的朋友,学到了许多新东西,感谢会议组织者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我欣喜地注意到,外语学界的许多学者,非常重视汉语研究以及跨语言的共性研究,觉得外语学界和汉语学界的互动交流有很大的潜力。语言描写经历了从历时描写到共时描写,正在进入“泛时”描写。所谓“泛时”描写就是超时间的共性描写,因为最基本的共性规则是在任何时间都起作用的。同样,语言描写也经历了从具体语种的描写,到跨语种的描写,正在进入“泛语种”的描写,即寻找在所有语言中都存在的基本规律。会议就体现了这种接轨于国际潮流的方向。略感不足的是,宏观对比偏多而微观对比偏少。以文化对比为例,我们不能停留于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重整合和重分析这样的宏观对比。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微观问题:为什么中国有“曹冲称象”的佳话,却不能总结出“浮力定律”?导致中国人停留在“曹冲称象”的直觉而不能再跨出一步走向“浮力定律”的原因是什么?又如中国有“孔融让梨”的佳话,西方有“你先切分,我先挑选”的分蛋糕权利平衡故事。导致中国文化始终提倡用道德来避免争端而不知制定操作程序来保障公正的原因又是什么?我觉得这类微观思维的分析也许更有意义。其实,对比研究中宏观多微观少的现象,本身就是中国文化重宏观综合而忽视微观分析的例子:为何我们总是喜欢宏观的比较而不善作深入具体的微观比较?希望有更多“宏观着眼,微观着手”的研究。这才能跳出在宏观综合中绕圈子的怪圈。(南昌大学陆丙甫)

 

l       这次会议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于把“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作为学科来研讨,这表明前些年国内学者关于“翻译研究”作为学科的讨论已经不会再继续,因为国家已经把“翻译”作为独立于“英语”(本科)和“英语语言文学”以及“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的学科,“翻译”自己作为专业单独存在已经是事实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召开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意义深远。

这次论坛是名副其实的高层研讨会,因为研讨会的参加者主要是来自国内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知名学者。“高层”的另一个表现是研讨会所涉及的论题和问题,既有宏观的学科建设、发展的问题,也有语言学、对比语言学和翻译学的微观问题。

研讨的学术气氛友好、讨论和争论热烈;虽然参加会议的学者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如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翻译学)和学术信念(如不同的语言观和方法论)、不同的研究重点和研究兴趣,但论坛的气氛始终是团结的、友好的。对大会报告的点评既有解释、评论、梳理报告中的重要问题,也有从报告谈到的问题出发,对该问题进一步阐述,还有对报告人的观点进行商榷或评判性的评论。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此次研讨会是“多元的”、宽容的、百花齐放的。

对于承办此次高层论坛的上海海事大学来说,有机会展现自己多年来学科建设的成果,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与国内知名学者零距离接触的机会。与会者通过与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师生的交谈,也能从不同的角度了解该校外语教学与研究的情况和研究成果。我认为,此次高层论坛的召开,对于主办方的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和承办方的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是双嬴的。前者的会议得到了后者所提供的人力和物力的支持,后者有机会得到来自如此多所学术机构的专家和学者的帮助和了解。由于此次论坛是中国英汉对比与翻译学界举办的首届全国性研讨会,因此在学界具有开创性、里程碑的意义。对于承办方来说,这样的研讨对该校的外语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上海海事大学的领导高度重视这次论坛,先后有三位学校领导参加论坛的活动,这是非常少见的,这说明学校领导是非常重视外语学科的发展的。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会议所提供的生活和后勤服务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是非常全面和周到的,这为高层论坛的成功举行提供了重要的保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会议期间作为志愿者的学生给了外来的代表很多帮助;对于我来说,到机场接我的两个志愿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果这次会议的大会发言所探讨的问题能更加集中的话,那效果可能会更好。

                                                         (中山大学黄国文)

 

 

l       云帆沧海起宏图  新港启开新航程

——参加“英汉语对比与翻译研究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感言
   
      2009
年是英汉语比较和翻译学科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它见证了中国英汉语比较和翻译学学科发展两个辉煌的时刻:一是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主办、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学学科理论系统构建高层论坛在青岛举行( 2009411-12),二是年末的重头戏在上海上演——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主办,上海海事大学承办的“英汉语对比与翻译研究学科建设高层论坛”(2009125-7日)在上海举行。“海事”、“海洋”里都有一个“海”字,充分体现了这两所大学海纳百川,敢为天下先的气概,也显示了英汉语对比与翻译研究的重心正在朝沿海高校和学术机构转移。

在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学会领导人的人格魅力和学术影响力的召唤下,各路英豪云集在美丽的东海之滨——上海海事大学临港校区,大家一同回顾学科发展的过去,探讨学科发展的未来,整理传统译论,兼容西方话语,会通中西文化与学理的范式。会议期间,学者们通过沟通与对话,反思与展望,批评与回应,不时碰撞出一束束思想的火花,大家在承认互相观点差异的同时,尝试达到有效性的理解;在求真、争辩的过程中,闪烁着善意的笑容。这是一次变革英汉语对比和翻译学学科理念的试验场,新学旧理在这里淬火,熔铸!学者们之间华山论剑,为的是技进于道,在剑走偏锋之时,不忘捍卫对方说话的权利。平等对话是这次高层论坛的一大特点,它赋予了每一位学者以自信和寻绎出新的问题和问题意识的诉求,在反诘和接受对方观点的同时,建立起一种坦诚的学术关系,推动学科超前迈进!

此次英汉语对比与翻译学科建设论坛取得了圆满成功!非常感谢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学会领导人潘文国会长的远见卓识,论坛为大家提供了一次十分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

上海海事大学的领导及外语学院的同仁们,为了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花费了大量心血。对于他们周到的安排与接待工作,我个人表示衷心的谢意!通过这次会议的举办,海事大学外语学院也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们展现了其强大的科研实力和文化风采,作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翻译研究的重镇,上海海事大学外语学院的翻译学学科建设必将借此次会议的东风更上一层楼!

     毫无疑问,此次高层论坛,必将成为中国对比语言学和翻译学学科建设的里程碑,对本领域的学科发展方向将有着深远的影响!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这只航船又要启航了,它将好风凭借力,鼓起沧海扬帆,从洋山新港——驶向灿烂的未来!

 

(武汉大学刘军平)

 

l       我的三条祝愿:

1.贵院的发展是有潜力的。

2.更有成效的发展取决于做得更多。

3.期能更进一步地“聚才、聚思、聚行”。

(澳门理工大学胡庚申2009-12-12

 

 

l       题赠“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学科建设高层论坛”

 

(其一)

 

临港城,海边景。冬风不入海大菁,暖阳照无穷。老中青,鸿儒声。高层论坛春意浓,激辩学理明。

 

清平乐(其二)

 

飚哥菊泉,掌舵若等闲。相邀精英至海边,聚会高层论坛。立群指挥若定,尚新骁勇贺功。忠华善待宾客,大伟笑声无穷。

 

(扬州大学周领顺2009-12-10

 

 

l       过跨海大桥 游洋山新港

 

南沪新城天水融,星罗小岛石巃嵸。

长桥气盖金门服,巨舶云屯鹿港同。

浩渺瀛涯五洲远,恢宏宇外九霄通。

登临纵目襟怀壮,灿灿阳光习习风。

 

(北京师范大学周流溪2009-12-06

 

 

l       海事大学高层论坛有感

 

黄海东海学术苑,

春艳冬暖两论坛。

重德自俭铸会魂,

文国国文唱和弦。

英汉对比出新意,

学科建设又登攀。

欣喜吾辈逢盛会,

巴别塔上添瓦砖。

 

(中国海洋大学任东升 2009-12-12)

 

 

l       题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高层论坛

 

书不尽言 言不尽意

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华东师范大学潘文  2009-12-08

 

l       学习了发来的论坛简报,感触颇多。首先是为论坛的成功举办感到高兴,就英汉语言对比方面来说,像先生说的“摆事实讲道理”,意味深长;教授提出的类型学研究视角下的英汉对比是一个很好的进路;教授提出的英汉对比中理论创新问题和其它专家们提到的国内汉语界与英语界广泛接触的建议,等等。这些思想和观点对今后英汉对比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另一点是感到非常遗憾,这次未能赴会,失去了欣赏贵院风采和向与会专家和同行学习的机会。多亏您们发来的简报使我有幸了解到大会的一些信息,谢谢您们!(河南大学牛保义)

 

 

 

 

[1] 发言及点评要点系根据记录整理,未曾全部经过本人审阅,仅供参考,请勿引用。

 
上一条: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CACSEC)简报(第三十七期)中下一条: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CACSEC)简报(第二十二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