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36期简报(中)
三、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教学研究分会“2013中国英语教学研讨会”(武汉)
(一)会议综述
2013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2013中国英语教学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教学研究分会主办,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来自国内外110多所高校的200多位代表围绕会议主题“中国英语教学特色与人才培养”展开了广泛的交流和研讨。
|
大会开幕
大会于11月1日上午正式开幕,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张维友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华中师范大学李向农副校长首先致辞,向各位参会专家和代表表达了最热情的欢迎。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潘文国教授介绍了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的发展历程和学术活动。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秘书长罗选民教授宣读文件,正式确立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为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唯一的分会机构。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教学研究分会文秋芳会长和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廖美珍院长分别致辞;本届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外国语大学金利民教授介绍了优秀论文评选的规则和流程,大会共收到论文摘要172篇,其中参加评优全文论文37篇,经过两轮评审,最终评选出优秀论文2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张伶俐老师和华东师范大学陈芳老师分别获得优秀论文奖。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中国英语教学研究分会副会长大连外国语大学杨俊峰教授和西安外国语大学杨达复教授分别为她们颁发了证书,获奖论文将刊登在《中国应用语言学》期刊上。
|
|
潘文国会长致辞 | 文秋芳分会长致辞 |
|
|
颁奖 |
本次研讨会与以往不同的是在会前设了工作坊。四场工作坊分别于10月31日下午和晚上举行。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的“外语教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坊结合自己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经历,介绍外语课题申报中的选题、论证、填表、提炼以及注意事项;上海交通大学胡开宝教授的教学团队3人围绕“平行语料库的设计与建设”,结合莎士比亚戏剧英汉平行语料库和汉英会议口译语料库的建设,分析了平行语料库的设计、取样、预处理、标注等过程,探讨了平行语料库设计的原则和理念以及平行语料库建设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华中师范大学秦晓晴教授的“外语教学定量分析”探讨了国内外第二语言教学定量研究方法的特点、资源的运用以及应用现状,介绍了定量方法中假设检验的步骤、统计方法的选择,以及统计结果的汇报和解读,并指出国内外外语教学研究中定量方法使用的常见问题;美国犹他州立大学MaryAnn Christison教授的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for ELT的工作坊,介绍语言教学中的“内容和语言的综合学习”方法,并结合实例提出应用这一方法的四条理论原则。四场工作坊都选取目前外语研究中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阐述深入浅出,针对性强,反响热烈,代表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
|
工作坊 |
来自美国犹他大学的MaryAnn Christison教授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陈建平教授分别作了主旨发言。 MaryAnn Christison教授以Using Research on Learning Theory for Developing Effective EFL Instruction为题,着重讨论了认知学习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有助于教学的六条原则:(1)初始-时近效应原则(primacy-recency),(2)语块原则(chunking),(3)信息保留原则((retention of information),(4)注意力和聚焦原则(attention and focus),(5)积极情感创造原则(creating positive affect),(6)信息构模原则(patterning)。她还以生动有趣的事例和互动逐条进行了阐释。陈建平教授的发言以“关于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为题,以“面临挑战”、“转型升级”和“课程体系改革”为关键词,首先提出英语专业发展面临社会期望值偏高,英语专业产能过剩和中学英语水平不断提高的挑战;接着分析英语专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提出英语专业应拓宽口径,培养适应社会不断发展、面向多元职业选择的、具备综合素质的高素质人才。陈教授认为,为实现这一目标,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应基于英语专业这一根基,根据各高校条件和实际,应对社会发展,课程改革应重点考虑三个方向:一是传统英语语言、文学、文化课程;二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专业课程;三是高级技能课程。发言结束后,两位专家对代表们提出的问题一一做出精彩的回答。参会代表普遍认为,两位专家的大会发言颇具启发性,既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又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
|
|
MaryAnn Christison主旨发言 陈建平教授主旨发言
|
|
会场
四场特邀专题研讨中,上海交通大学胡开宝教授主持了“语料库研究”专题研讨,带领其团队4人分别以“基于语料库的学习者英语短语学研究”、“基于语料库的英文论文摘要的语言特点研究”、“语料库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和“模糊限制语在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中的应用”为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展示;山东大学王俊菊教授主持“多维视角下的二语写作研究”的专题研讨,带领其团队4人,分别以“大学英语写作教师的教材观研究”、“大学生英语写作在线修改的多维度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在线写作过程中的停顿模式分析”和“社会文化观与二语写作研究”为题,从不同角度对二语写作领域开展的教学实践与理论探索进行了剖析;华中师范大学高晓芳教授主持“课堂教学信息化研究”的专题研讨,其教学团队3人介绍了依托华中师范大学本科在线课程平台开展在线学习与混合式学习的改革经验,展现了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不进课堂学习的实况;来自新西兰Auckland大学的Lawrence Jun Zhang教授以The Interface of Genre Knowledge and Metacognition in Researching—Teaching and Learning English in New Times为题,强调为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与教材和现实世界相联系的体裁知识和元认知应受到足够重视。四场特邀专题汇报各具特色,深入生动,普遍受到好评。
在六个分会场,分组发言和小型圆桌研讨发言人数近100人次。发言人分别围绕“二语习得”、“教学研究”、“写作研究”等专题进行发言探讨,各会场由常务理事组成的主持人和点评专家组对发言进行了精彩点评,大家展开了热烈讨论,学术氛围浓厚。代表们认为分组发言和小型圆桌研讨形式灵活,内容丰富,有利于增进代表之间的了解和近距离交流和沟通。交流结束后,许多代表表示了建立校际专题或跨专题合作的意向。
大会闭幕式上,6位分会场主持人代表——杨俊峰教授、杨信彰教授、刘永兵教授、刘代容教授、马秋武教授、金衡山教授分别对各分会场的发言做了精辟的总结,使大家对自己未能听到的其他分会场的发言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文秋芳会长结合两天的会议情况做了总结发言。文会长首先高度评价了本次大会,盛赞此次大会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一次会议”。文会长认为此次会议的成功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一是会议的组织委员会为大会提供了高质量的服务;二是学术委员会对于论文的筛选严格规范,保证了会议的学术性;三是各位发言代表态度认真,准备充分,表现出对于学术的尊重和对于其他参会者的尊重;四是会议的日程安排科学合理,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与会代表参与、聆听各种不同的报告;五是各分会场主持人尽心尽力,从而保证了发言研讨热烈有序。文会长还对今后的会议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她希望各位专家和代表继续努力,使中国英语教学研究真正做到“顶天立地”,使中国英语教学研究的发展真正做到“同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保持同步”。南京大学朱叶秋老师代表陈新仁教授作为下届承办单位代表致辞,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参加2014年10月底在南京大学举行的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
大会前夕,10月31日晚,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教学研究分会召开了常务理事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潘文国教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秘书长罗选民教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教学研究分会会长文秋芳教授,以及副会长、常务理事近30人。理事会听取了文秋芳会长2013年的工作汇报和2014年南京国际研讨会的准备情况;本届学术委员会主席金利民介绍了参会摘要和优秀论文评审工作;组委会主席张维友教授汇报了2013研讨会的筹备工作和日程安排;会议确定2015年研讨会由上海交通大学承办。
本次研讨会是一次高水平的学术盛会,会议主题时代特色鲜明、研讨气氛热烈,会议上多元学术论点对话,互动以及集中众智的研讨范式必将积极推动中国英语教学研究和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二)会长潘文国教授致辞
尊敬的李向农副校长
尊敬的廖美珍院长
尊敬的文秋芳教授
各位专家、各位同仁:
首先我代表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热烈祝贺英语教学研究分会的成立!英语教学分会的成立,壮大了我们学会的力量,是对我们一个很大的支持和鼓舞。希望今后我们互相扶持,同舟共济,共同把我国的英语教学与研究事业推向前进!
借这个机会,我想介绍一下我们学会的历史和目前的情况。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正式成立于1994年12月。在此之前曾以“英汉比译学会”的名义于1990年7月在井冈山和1991年8月在芜湖召开过两次学术研讨会。在此过程中我们就开始了积极的成立正式学位的筹备阶段,包括走民政部和教育部的正式申请程序,得到了有关部门和老一辈学者的支持。1991年6月26日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复信同意担任名誉会长并建议学会正式命名为“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1993年9月14日国家教委教办[1993]413号文批复同意成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1994年4月1日民政部颁发社团登记证社证字第1601号文准予学会注册登记。现在看来,这一步走得非常必要,也体现了学会老会长刘重德先生的远大眼光。
学会的英文名称为China Association for Comparative Studi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缩写为CACSEC。这个名称和缩写也是刘老定下来的,目的除了准确外,还要便于称呼。学会的性质是,由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英语、汉语、对外汉语、英汉语言和文化对比、英汉互译等学科领域的教学与研究的、具有讲师或相应职称以上的教育工作者与科研人员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组织。大体来说,他的组成人员中包括了汉语、英语、对外汉语三个领域的学者,尽管实践过程中还是以英语和英汉翻译学界的学者为主体。学会的宗旨为: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展英汉语言对比、跨文化研究和英汉互译三大领域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推动教育改革,提高学术水平,促进中外交流和人类文明。简单地说,学会开展的研究主要是三大领域:英汉语言对比、跨文化研究,以及翻译研究。
学会于1994年在长沙正式成立,刘重德先生众望所归,当选为首任会长。吕叔湘先生、柳无忌先生应邀担任学会名誉会长。学会成立秘书处,挂靠在中南大学。学会成立以后,每两年召开一次全国性或国际性研讨会,每四年召开一次会员大会。在1998年召开的第二次会员大会上,刘老坚决拒绝了来自各方的强烈愿望,身体力行,实行新老交替,宣布不再担任会长。学会经民主选举,选举杨自俭先生担任第二任会长。在连任两届之后,2006年在第四次全体会员大会上,杨自俭先生为维护会章和会风,也拒绝了几乎全体会员的一再挽留,坚决辞去会长一职。会议民主选举潘文国担任第三任会长。到明年两届期满,将在第六次全国大会上进行換届。相对于国内某些学会为位子争得不可开交,以及有些会长实行终身制或变相的终身制,刘老为我们学会开创了一个好传统。
学会根据研究领域,设了三个学科组。三个学科组目前的负责人是:英汉对比学科组,组长许余龙教授,副组长严辰松教授。文化对比学科组,组长王宏印教授,副组长傅惠生教授。翻译研究学科组,组长杨晓荣教授,副组长王冬风教授。在学会发展过程中,陆续吸收了研究性质相关的学术团体加入,组成了相当于二级学会的机构,但按民政部的规定不能称“二级学会”或“分会”而叫“专业委员会”。目前已经成立了五个专业委员会,典籍英译专业委员会,原主任是汪榕培教授,现主任是王宏印教授。中西语言哲学专业委员会,原主任是钱冠连教授,现主任是王寅教授。英汉语篇对比专业委员会,主任是黄国文教授。外语界面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是董洪川教授。心理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是董燕萍教授。还有一些申请还在审理中。英语教学专业委员会是批准设立的第六个,主任是文秋芳教授。由于这个专业委员会历史长、资格老、人数多,常务理事会考虑想给点特殊政策,不叫专业委员会,而叫“分会”。坦白说,这个名称是不合民政部规定的,但我们希望以此尝试作个突破。
学会以学术为灵魂,除了每两年一次的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和各学科组、各专业委员会自行组织的研讨会、高层论坛、专题研讨会之外,还坚持学术成果的发表和出版。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学会一直主持编写着三个系列的丛书:一是两年一次的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英汉语比较与翻译》,目前已出版了第9集;二是“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论文集系列,已经出版到第三集;三是学会参与组织的高层论坛的论文集。学会近年专门组织编写了“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系列文集一套8本,对改革开放30年来本学科的研究作了回顾和总结。从2012年开始,学会出版会刊《英汉对比与翻译》。
借这个机会我想重申由创会老会长刘重德先生倡导的、已故老会长杨自俭先生始终坚持并发扬的学会良好会风,这是我们学会多年来健康发展、并在学术界赢得良好声誉的传家之宝。1996年在学会第二次全国研讨会上,刘老专门谈了学风和会风问题,指出“学风端正与否是一个学会成败存亡的关键”,并具体提出了他主张的学风:“品学兼优,既自尊自爱又尊重别人爱护别人,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我们著书立说,实事求是,决不夸夸其谈,哗众取宠,沽名钓誉;对中外文化遗产,糟粕要扬弃,精华要继承,并使之发扬光大,有所前进,有所发展,为三个有关学科的建设,为弘扬中华文化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2004年在学会第六次全国研讨会上,杨自俭先生重申了刘老精心培育的学会文化,并再一次强调:“我们学会倡导的学风是:崇尚科学、刻苦钻研,严谨治学,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相互切磋,取长补短。我们学会反对的学风是:浮躁草率,粗制滥造,弄虚作假,骄傲自大,沽名钓誉,拉帮结派。”2006年第四届常务理事会在成立的当天就通过了“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关于反对学术腐败的倡议书”,在学术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现在虽然刘、杨两位老会长先后离开了我们,但他们提倡和坚持的会风、学风永远值得我们继承发扬。两位老人家还以他们自己的一生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做人做学问的光辉榜样。2009年杨老师去世前夕,《杨自俭文存》编辑完成,主事者希望我为这套书写序,我写了题为《当代中国的士大夫之学》的一篇文章,文中我从五个方面概括了“士大夫之学”的内涵,并认为杨自俭在这五个方面都为我们做出了表率。这就是:“第一、为人重于为学;第二、强烈的使命感和忧患意识;第三、广博而深邃的学识;第四、高屋建瓴的治学眼光;第五、虚怀若谷、淡泊名利的处世态度。”我愿意把五句话作为我今天发言的结束,以与各位共勉!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 潘文国
2013年11月1日 武汉
四、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二届英汉文化对比高层论坛”(湘潭)
(一)会议综述
11月1日,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主办、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2013年中国英汉文化对比高层论坛开幕式暨主题报告会在湘潭大学逸夫楼报告厅举行。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潘文国,湘潭大学校副校长郑赤建等出席会议。来自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高校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郑赤建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湘潭大学的基本情况和外国语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等方面建设发展的成绩。郑赤建指出,论坛的举办,对于进一步拓展英汉文化对比研究的新领域,开辟中西方文化沟通与传播的新途径,推动英汉语言文化比较研究的新发展,都将产生重要的推动效应;同时对推进我校学科建设步伐,繁荣学术研究,深化交流合作等,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潘文国从“文化对比”的定性和定位两个方面,阐述了翻译、语言和文化三者的有机联系,希望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从更宏观的角度从事跨学科研究。湖湘青年学者代表、国防科技大学教授梁晓波在开幕式上发了言。清华大学罗选民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王克非教授、四川大学王晓路教授、湘潭大学王建平教授分别就“作为教育行为的翻译:早期清华案例研究”、“谈域外文化输入和中国文化输出”、“中国文化资源与全球价值链”、“毛泽东诗词跨文化传播研究构想”等方面作了大会主题发言。
在为期2天的论坛中,与会学者围绕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互动研究、跨文化审视下的文化经典传承、跨文化传播与翻译研究、国家文化政策与英汉语对比研究、英汉文化异同研究、英汉文化认知研究、英汉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英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比较研究、英汉语文化核心术语比较研究等9个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二)会长潘文国教授致辞
尊敬的郑赤建副校长
尊敬的文卫平院长
各位专家、各位同仁:
正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金秋季节,英汉文化对比高层在湖南湘潭顺利召开了。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向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热情支持并承办这次论坛的湘潭大学和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领导及广大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
朋友们,“英汉文化对比”是学会的三大研究领域之一,这是早在刘老担任会长的时候就已确定来的。但多年以来,我们关于另两个领域,即语言对比和英汉翻译的会开过不少,文化对比的会连这次在内才开过两次,而且两次都是在湘潭大学举办的。因此我们要特别感谢湘潭大学和文卫平院长,可以说这是她对学会作出的特别的贡献。
为什么这个领域的工作做得差强人意呢?这是由于对“文化对比”定性的难度决定的。英汉语比较研究会是个以语言研究与语言应用为主的学会,搞英汉对比、英汉翻译是题中之义,容易把握,但“文化对比”搞什么,却难以把握。因为“文化”的范围太广,有句话说,“文化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器物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是文化,雅文化、俗文化是文化,天文地理、阴阳八卦都是文化。这些都有专门人士在研究。如果搞文化对比,涉及到这些文化,我们都不是强项,比如搞哲学思想对比我们比不过哲学家,搞经济对比我们搞不过经济学家,甚至搞文学对比,还有专门的比较文学学会,比我们要有优势。因此我们后来商量的定位是,与语言相关的文化。但也带来一些问题,一个是流于肤浅,就像对外汉语界一度流行的“交际文化”一样,说来说去就是英国人见面谈论天气,中国人见面谈论吃饭。多谈就觉得没有深度。而另一个却是过于深刻。例如2008年的南昌会上,老会长杨自俭提出把字本位作为会议重要议题之一,就是因为他认为字本位和词本位体现了两种深层的语言文化。但可能很多人理解不了,真正能从事研究的就更少。
后来我们又把文化对比定位在“跨文化”,以体现我们学会的特色,就是西方文化怎么过来,中国文化怎么西去,在这交互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这可能就是我们这次论坛的主题。我想从这个新角度,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新问题。从论坛的会议手册上我也确实发现了很多精彩的题目。
我现在还有个想法,学会有三个研究领域,能否在它们之间建立一个有机的联系?我的体会是,翻译是基础,不论是语言对比、语言教学,都会涉及到翻译。翻译的背后是语言,因为翻译毕竟是一项语言活动,语言讲翻译也许一时会很热闹,但终究不能落到实处。而语言的背后是文化。语言上的差异根本上是文化的差异。这样的理解,我想是否能使我们更能明确自己的位置,从更宏观的角度去从事我们的研究。
这个思路与我最近的一些研究有关。在9月举行的全国第八届典籍英译研讨会上,我重又提了直译意译问题。我认为,从翻译角度看,梁启超将直译意译类比于中国佛经翻译的文质之争是不妥的。原先我是从语言上去解释,因为欧洲的翻译传统是建立在印欧语内部诸语言互译的基础上的,同一来源、比较接近的语言间彼此有直译的可能;而佛经翻译是建立在中文和梵文这样迥异的语言基础上的,几乎没有直译的可能,加上中国有重文的传统,因而自然把重点放到了文质上。现在我发现还可加上一个更深层的文化上的解释,这就是世界三大宗教在语言政策上的差异。我用三个词来表示:伊斯兰教是“不准翻译”,基督教是“照本翻译”,佛教是“放任翻译”。这就造成了伊斯兰教没有出现翻译传统,经文只以阿拉伯语为准。基督教则形成了重原文的传统,而中国则出现了重效果文质之争的传统。到后来传教的路径也各殊。伊斯兰教要求信教者必须归化,基督教把《圣经》传遍世界、译成各种文字。而佛教到后来在中国居然发展到“不立文字,明心见性”的地步,高僧大德说的话就代表了佛的思想,而不要引什么经文,再说也没有什么定于一尊的经文,像另两个宗教那样。
这是我自己的一个直接体会。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从事这种宏观的、跨学科的研究,这样才能把我们的文化对比搞得更深入。
谢谢大家。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 潘文国
2013年11月1日 湘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