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二届全国外语界面研究高层论坛”(甘肃张掖)
“第二届全国外语界面研究高层论坛”于2013年7月23日-24日在甘肃张掖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四川外国语大学(原四川外语学院)主办,河西学院协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等几十所高校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围绕“国内外外语界面研究动态”、“新兴边缘学科动态”、“外语界面研究本体论和方法论”、“文学与界面研究”、“语言与界面研究”、“翻译与界面研究”、“外语教学与界面研究”等诸多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是继第一届界面会议后的又一伟大创举。
7月23日上午,大会由《外国语文》主编熊沐清教授主持,在河西学院逸夫图书馆二楼学术报告厅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河西学院校副校长张汉燚教授致欢迎词,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潘文国教授致辞、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校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界面专业委员会会长董洪川教授致开幕词。开幕式过后,与会专家相继做了报告。出席开幕式的专家还有: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罗选民教授,北京大学教授、长江学者申丹女士,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赵一凡先生,外语界面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复旦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褚孝泉教授,《外语教学与研究》主编王克非教授等。开幕式过后,会议正式开始,与会专家作了主题报告,第一阶段由李正栓教授、王仁强教授主持,第二阶段由王宏教授和李小青教授主持,以下是报告内容。
华东师范大学潘文国教授讨论了母语的定义的复杂性和重要性。首先,潘教授从上而下,通过四个层面对母语做出了定义:1)国与国层面;2)名族与名族层面;3)通语与方言层面;4)个人与个人层面。随后,潘教授从母语与外语的界面、族语与国语的界面、通语和方言的界面三个界面深刻研究了母语诸多问题,打开了与会者的思路,为大家留下了诸多思考。
中国社科院赵一凡教授发表了题为《钱钟书与中国叙事》讲话。首先赵教授结合钱钟书教授的教诲,以“说书”为标准,认为写文章要力求简单明白。之后,赵教授从语言的本质、语言的狡黠、关于解构、关于话语讲述了钱钟书有关中国语言与叙事的相关看法。
北京大学申丹教授探讨了叙事的“隐性进程”对文学界面研究的挑战。她发现不少虚构叙事作品中,存在双重叙事动力:清情节发展和隐性叙事进程。该种隐性进程对叙事学和文体学这样的界面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但同时也带了良好机遇。
复旦大学褚孝泉教授从科学和人文的界面详细说明了外语学科的发展前景。褚教授指出,外国语言文学先天地包含了一个界面:语言学和人文学科。在最近的科学发展中,二者有在界面上发生良性互动的趋势,褚教授期望二者能在界限之中继续相融相通,在界面上继续产生新思想和方法。
《外国语文》主编熊沐清教授从界面研究本身出发,全面地谈论了它的涵义和科学意义。熊教授归结了界面的三种研究类型:1)学科之间整体性的互涉(interdisciplinary);2)借鉴性的学科互涉,产生出新的边缘学科;3)学科分支之间的互涉;随后,熊教授指出了界面研究的五个意义:促进创新思维;发现新的话题;发掘新的材料;寻找新的方法;催生新的学科。
北京外国语大学蓝纯教授从认知语言学和文学界面出发,以漫画《梦里人》为语料,探讨了其中的“愤怒”转喻和隐喻,尝试建立体现在漫画中的“愤怒”认知模型,并提炼出了两个【愤怒】认知模型:第一个同于莱考夫(1987)提出的模型,含五个阶段:起因、愤怒、控制、失控和报复。第二个模型是对金(1989)提出的认知模型的修正,其所包含的五个阶段分别为:起因、愤怒、控制、发火但不报复和恢复平静。此外,蓝教授还发现了区别与以上两个典型模型的非典型【愤怒】认知模型。
当日下午,会议进行到第二部分,进行了激烈的小组讨论。与会者按照发言主题,分成了三组,分别是:1)文学与界面研究(含文化);2)文学与界面研究(含文化);3) 翻译与界面研究。各小组成员在主持人的有效组织下,积极发言,讨论激烈,受益良多。
1)文学与界面研究
本小组讨论在图书馆二楼会客厅举行,由四川外国语大学肖谊和中南大学叶洪两位教授主持,上海大学吴攸、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邱千千、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李丹以及两位主持人做了小组发言,另外四川外国语大学科研处处长李小青教授、《外国语文》主编熊沐清教授、河北师范大学李正栓教授做了精彩点评,其他小组成员积极参与了讨论。。
2)文学与界面研究(含文化)
本小组讨论在逸夫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举行,由吴显友和武继红两位教授主持,四川外国语大学王仁强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杨红教授、重庆三峡学院王佳老师、南京国际关系学院张伟年教授、重庆交通大学陈才忆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向蓉教授、西南政法大学黄春芳教、四川外国语大学姜孟教授、重庆师范大学吴显友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武继红教授等发表了讲话,其他成员进行了提问交流。
3) 翻译与界面研究
本小组讨论在图书馆三楼会议室举行,由鹿彬老师主持,四川外国语大学王明树教授、兰州文理学院米亚宁老师、河北师范大学王密卿教授和研究生尹晓、洛阳师范学院鹿彬老师做了报告。另外,王克非教授和罗选民教授参与了讨论并作了悉心指导,河西学院全体翻译研究老师参加,整个会场畅所欲言,踊跃提问,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7月24日上午,大会进行到第三部分,在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与会专家们进行了大会发言,该发言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赵彦春教授和谢世坚教授主持。王克非教授、罗选民教授、赵秀凤教授做了发言。
北京外国语大学王克非教授探讨了翻译的多界面性及研究的拓展。王教授认为,翻译所涉及的界面主要有两类,一是不同语言文化间的界面,一是翻译与不同学科间的界面。随后,王教授以西方文学、进化论思想、自由思想等的翻译引介为例,又比较近代中国和日本在这些翻译活动中的异同,说明翻译中体现的各种界面问题,并论述相关研究在视角和方法上的拓展。
清华大学罗选民教授阐述了神学翻译的难度所在,并认为神学翻译应该依本而行,保持宗教文本的风格,文字讲究通晓易懂,不可选用带有强烈情感倾向的词语。作者从以现代语境阐释基督教教义的《耶稣基督的上帝》一书以及新托马斯学派的诗学著作《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中摄取译例,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以学者和译者的身份阐述宗教翻译的可译性原则。
中国石油大学赵秀凤教授从跨学科视角出发,研究了多模态认知诗学。赵教授在概括评述Alison研究的基础上,把多模态认知诗学置于更宽宏的跨学科和后现代哲学和文化思潮视域中, 厘清多模态文学的发展脉络,阐释多模态认知诗学与西方传统思想、后现代思想之间的本体关联,为深化方兴未艾的多模态认知诗学研究提供一个思想框架和理论视野。
该部分第二阶段由姜孟教授和陈才忆教授主持,李正栓教授、赵彦春教授、胡安江教授、柳晓教授、梁晓辉教授做了大会发言。
河北师范大学李正栓教授做了题为“玄学派诗人:文学传统中的现代个体研究”的报告,认为作为创新型代表的玄学派诗人虽然具有鲜明的个性和超时代性,受到20世纪新批评的推崇和模仿。但其现代个体特征仍建立在文学传统中,与其有继承和发展的紧密关系。
天津外国语大学赵彦春教授探讨了翻译的辩证属性。赵教授表示,翻译涉及两个层次:一是两种文字的转换;二是体现为调控手段。赵教授以实例论证三个变量,即语义、语旨、语形的关系。他表示,翻译是是一个辩证的否决机制和制衡体系,局部的不等让位于整体的等,局部的不忠让位于整体的忠。简言之,翻译是恪守原则下的灵活和辩证:不等而等,不忠而忠。
四川外国语大学胡安江教授从多元文化语境出发,深度研究了翻译中的“求同”还是“存异”问题,认为单纯“存异”的翻译“表述”方式,往往容易违逆目标文化的“文化常规”与“可接受性”。事实上,对于跨文化传播而言,背反目标读者“期待规范”的翻译“表述”无疑都是无效交际行为。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柳晓教授以梯姆•奥布莱恩的小说创作研究为文本,探讨了美国越战创伤叙事研究中的界面问题。柳教授运用文体学和叙事学的批评分析方法以及创伤理论来透视奥布莱恩源自于越战的小说创作,在对其作品进行重新阐释的同时,还能促使人们反思文学之多种功能,并引发进一步思考。
国际关系学院梁晓晖教授以后现代哲学视野下美方朝核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为基础,讨论了权力建构背后的隐、转喻互动。认为以概念隐、转喻间的互动为切入点对政治语篇进行分析,有利于揭示政治话语的权力建构方式以及对读者意识形态的影响方式,是批评话语分析的重要研究方法。
当日上午,大会进行第四部分,在图书馆二楼举行了简短而隆重的闭幕式。闭幕式由四川外语学院胡安江教授主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中,各小组讨论主持人向全体与会者做出报告,充分肯定了各小组的讨论结果。闭幕式第二阶段中,中国外语界面研究副会长、复旦大学英文学院院长褚孝泉教授致闭幕词。
褚孝泉教授首先感谢了会议各方面的努力,并表示这是一次成功的学术盛宴。褚教授高度赞扬了界面研究会议论题的多样性并表示该论坛为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来交流思想而产生新的界面,以此往复,繁荣学术。最后,会议决定,中国外语界面研究高层论坛第将于2014年4月在安徽大学举办第二次年会,欢迎各界面的专家学者与会指导交流。
报告人: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