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CACSEC)简报(第二十四期)上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CACSEC)
简 报 (第二十四期)
主 编:潘文国 执行主编:罗选民 编 辑:张旭
秘书处挂靠单位:中南大学 办公地点: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目 录
“刘重德教授纪念专号”
写在前头 秘书处 张旭
二、刘重德教授追悼会悼词 刘重德先生治丧委员会
三、哀刘老辞 潘文国
四、唁函
1)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2)潘文国;3)潘文国;4)杨自俭;5)罗选民;6)吕 俊;7)申 丹;8)连淑能;9)王菊泉;10)王东风;11)谭载喜;12)陈宏薇;13)司显柱;14) 黄忠廉;15)周领顺
五、悼诗文词选辑
沉痛悼念敬爱的刘重德先生 黄国文
悼刘重德先生 杨晓荣
五律——哭恩师刘重德教授 卓振英
悼刘老 马秉义
追思刘重德老人 郑延国
悼刘老 张 征
写在前头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名誉会长刘重德教授因病治疗无效,于2008年2月11日下午6时在长沙逝世,享年94岁。刘老是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主要创建人和首任会长,他倡导了以道德、科学和民主为核心的光辉灿烂的学会文化,为学界树立了一面旗帜。他的逝世是学会的巨大损失,也是我国翻译界、教育界、外国语言文学界的巨大损失。刘老的高尚人格、崇高境界和严谨的治学精神给我们树立了为人为学的光辉榜样,他的治学之道和学术思想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伟大而不朽的学术遗产,他是我国学界的一座丰碑。
就在零八年的元旦前夕,本会秘书长罗选民教授曾带领秘书处全体成员前往刘老家中探望他老人家,并聆听了他老人家的指示,没想到这成了永诀。在获悉刘老逝世的消息之后,本会会长潘文国教授和副会长兼秘书长罗选民教授于当天深夜便紧急要求秘书处立刻向全体会员发出通知,通告刘老逝世的消息。第二天清晨,消息发出,陆续收到广大会员发来的数十份唁函和慰问信。同时秘书处还向常务理事及本会顾问等发出了第2号通知,并负责将各位的唁电唁函整理后统一转交治丧委员会。第三天会长潘文国教授和副会长罗选民教授分别从上海和北京赶往长沙,踏上前来参加刘老的遗体告别仪式并慰问家属。出席仪式的还有本会前常务副会长萧立明教授、副会长屠国元教授、副秘书长张映先教授、张旭教授等。本会名誉会长杨自检教授、会长潘文国教授还分别题写了挽联:
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著书立说如江河不竭学界何堪陨北斗,
德誉内外思宏学精诲人育才似日月齐光后学岂不泣春风;
(杨自俭)
道德树楷模文章惊宇内立德立言瞻先生高风亮节,
会风为生命学术置首位朝斯夕斯期吾辈勉力笃行。
(潘文国)
挽联高高悬挂在灵堂的两侧,十分醒目。灵堂两侧摆满了全国各地、省内外高校、学术机构、团体个人敬送的花圈。我会敬献的花圈安放在显著的位置。许多会员和理事也代表个人和个人所在的单位敬献了花圈。刘老安详地躺在鲜花丛中,整个灵堂的气氛庄严而肃穆。告别仪式由湖南师大副校长白解红教授主持,校长刘湘溶教授介绍了刘老的生平,潘文国教授代表中国英汉语研究会名誉会长杨自俭先生和学会全体会员对刘老的逝世表示了沉痛的哀悼,声情并茂地诵读了他当天上午赶写的“哀刘老辞”,令人涕下。萧立明教授代表刘老的学生也在告别仪式上发言,他的深情告白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本期《简报》为纪念刘老的专辑,因许多会员急切地想知道刘老追悼会的召开过程,我们又来不及收集更多的内容,只得将手头现有的纪念文字编辑出来。其他同仁还可以其他方式,表示对刘老的纪念。
秘书处 张旭报道
2008年2月23日
二、刘重德教授追悼会悼词
各位亲友,各位来宾:
今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悼念著名教育家、翻译家刘重德教授。
刘重德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2月11日下午6时在长沙逝世,享年94岁。
刘重德教授学识渊博,品德高尚,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和翻译事业,以忘我的劳动,辛勤的耕耘,在教育事业和翻译事业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赢得了众多学生和读者的钦佩和敬仰。
刘重德先生于1914年出生于河南省滑县偏僻的乡村,幼年时就刻苦学习,熟读四书五经。1934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外语系。在北大他先后师从梁实秋、朱光潜、潘家洵等著名教授,刻苦攻读,潜心钻研,打下了坚实的中外文基础。抗日战争时期他随学校南迁,先后在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就读,受教于罗常培、柳无忌、冯友兰等著名教授。刘重德先生还是一位活跃的文学青年,在著名诗人闻一多的指导下,与十来位爱国青年诗人组成了“南湖诗社”。他勤奋努力,以优异的成绩于1938年毕业于西南联大文学院外语系。
刘重德先生1944年起在中央大学外语系任讲师,1946年在河南大学晋升为副教授。他先后在河南大学、国立师范学院、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校执教,曾任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湖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会长、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中国大中华文库学术顾问、民革中央团结委员,湖南省民革常委,湖南省社联名誉委员等职。先生在翻译实践和理论方面成就特别卓著,获得了中国译协授予的资深翻译家光荣称号,并获得湖南省终身翻译成就奖。
刘重德教授从教50余年,培养了大量的研究生、本科生,听过他讲学的学生、阅读过他的作品的读者更是不计其数,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他治学严谨,不仅教书,而且育人,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独立工作的能力。他言传身教,把心血和汗水洒在讲台上,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青年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立志为伟大祖国的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献智出力,添砖加瓦。不少学生已成为国家的栋梁,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刘重德先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翻译家、学者。他一生中翻译了大量的小说、散文、童话和其他各类文学作品,为翻译界奉献了许多精品文章和经典著作。早在1949年,他就第一个将19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奥斯汀的文学名著长篇小说《爱玛》译成中文出版发行,他精益求精,又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又先后两次重译《爱玛》。年届70高龄,由于翻译的需要,他还悉心研读达尔文学说,完成了《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一书的翻译;并组织十几名教授历经近十年的辛勤劳动,主持编辑出版了大型翻译工具书《英汉翻译例句词典》,在国内翻译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他还致力于中国典籍英译的工作,为对外宣传、弘扬中国文化作出了杰出贡献。
刘重德先生不仅勤于治学而且还善于治学。他认为做学问应当在别人研究成果的基础土,自己勇于创新。刘重德先生在继承严复和西方译论家泰特勒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里程碑式的“信、达、切”的翻译原则;在鲁迅翻译思想的影响下,提出了自己的直译、意译观;在阿诺德关于风格的理论的启发下,形成了他对风格的新认识;在奈达的语言科学观的指导下,提出了文学作品可译的观点。先生正是在继承前人和突破前人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翻译理论系统。他的理论以著名的“信达切”为核心,对国内乃至国外翻译理论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先生在翻译理论和实践方面终生殚精竭虑,直至90高龄仍然笔耕不止,著译等身,贡献卓越。
为了促进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和培养优秀的翻译人才,刘重德先生在国内率先组建并领导了湖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该协会成为全省外语教育和翻译工作者团结协作的大家庭,协会工作一直在省内和国内受到高度评价。八十岁高龄的时候还组织创建了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目前,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已发展成为学术界影响甚大甚广的一级学会。他明确提出了学术团体的指导思想,强调应以学术为重,“以文会友”,“信息公开”,“学术民主”,积极有力地推动了学术的繁荣。刘老还特别注重学术团体的领导班子建设,他多次强调,所谓理事,就是要理学会之事,当理事不是来当官,而是要为大家办实事。正因为如此,刘老在学界同人中一直享有崇高的威望。
刘老一贯特别关心、提携年轻人。他在《与大学生谈治学》一文中回顾了自己青年时代的求学历程,以肺腑之言激励着青年人努力拼搏精神。他还经常支持和鼓励各种学术刊物培养青年作者,为我国翻译事业积蓄后备力量。刘老对青年学子的关爱还体现在他的无私奉献当中。对于读者与同行们的书面请教,他无论多忙,都是有问必答,及时回信。他还曾自己掏钱给新疆一个学生寄过英语发音磁带,辅助他纠音。更感人的是,1984年炎热的暑假,他以71岁的高龄到湖南贫穷落后的侗族自治县举办高中英语教师培训班,受到热烈的欢迎。
刘重德先生已驾鹤西去。他留下了执着敬业的高尚情操和系统全面的译学思想等宝贵财富。刘重德先生在教育事业和翻译事业中所做的业绩,将载入史册。让我们化悲痛为力量,按照他老人家的遗愿,继承优秀的教育和学术传统,不断创新发展,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和翻译事业的兴旺发达,多做贡献。
刘重德先生,请您走好!
刘重德先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刘重德先生治丧委员会
2008年2月14日
三、哀刘老辞
2008年2月14日
潘文国
岳麓巍巍,湘江汤汤。
刘老声名,山高水长。
先生道德,众所共仰。
先生学问,车载斗量。
矢志育人,桃李芬芳。
三湘译才,悉心培养。
比较学会,先生首倡。
优良会风,大旗高扬。
先生仙逝,学界悲伤。
睹此遗容,泪洒千行。
噫!
山重重兮水泱泱,
先生西归兮鹤高翔。
继遗志兮承遗业,
再上征途兮铸辉煌!
呜呼哀哉,伏惟尚飨!
四、唁函
1
刘重德先生治丧委员会:
惊悉刘重德先生与世长辞,无比震惊。刘老是国内外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和英汉对比学家,也是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的创始人和首任会长,为我会的发展壮大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刘老的逝世,是中国外语学界、翻译界和学术界难以弥补的巨大损失。我们谨代表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全体会员,向你们以及刘老的家属表示最沉痛的哀悼!
刘重德先生的伟大人格和杰出成就给我们树立了为人为学的一面旗帜,他的治学之道和学术思想是我们的永远的精神财富,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全体同仁一定发扬刘老的精神,继承刘老的遗志,完成刘老未竟的工作,把中国的翻译事业和英汉比较研究进一步推向前进。
刘重德先生的崇高品质和伟大人格永垂不朽!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
2008年2月11日
2
刘重德先生治丧委员会:
惊悉我会的老会长刘重德先生与世长辞,悲痛莫名。刘老是国内外著名的翻译家和教育家,也是我会的创始人和首任会长,他对我会的发展所作的贡献难与伦比,我本人在与刘老的交往过程中也受到过很深的教育。刘老的逝世,是学界的损失,也是我会无可弥补的巨大损失,也使我失去了一位永远敬仰的前辈和导师。我谨代表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和我本人,向你们表示最沉痛的哀悼!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 潘文国
2008年2月11日
3
刘师母及家人:
惊悉刘重德先生与世长辞,无比悲痛。刘老是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的创始人和首任会长,也是我一辈子难以忘怀的良师,他的高尚人格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谨在此表示最沉痛的哀悼。并请刘师母和家人顺变节哀,保重身体。
潘文国
2008年2月11日
4
刘重德先生治丧委员会转刘师母和家人:
惊悉刘重德先生不幸仙逝,十分悲痛。刘先生是我国享有崇高威望的著名翻译家、教育家和人文科学的学者,他不但为我国的翻译事业、外语教育、外国文学等领域的研究和人才培养毕生鞠躬尽瘁,建立了丰功伟绩,而且晚年为开创和建设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呕心沥血,精心创建了以道德、科学与民主为灵魂的灿烂的学会文化,为学界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刘先生的伟大人格、崇高境界、坚持科学和民主的精神、严谨的学风会风以及立人与达人的思想为我们树立了为人为学的光辉榜样,他的为人治学之道和学术思想永远是我们的精神财富和不朽的文化与学术遗产。刘先生是我国学界为人为学的一座丰碑!
我有幸从1990年认识了刘先生,多年来除亲自聆听他在大小会议和其他场合给予我的语重心长的指导与教诲以外,他还给我写过许多信,使我更深地了解了他的光明磊落、与人为善和宽阔胸襟。回忆刘先生的教诲,言犹在耳,亲切而感人至深,今刘老顿归道山,后学宁不在青岛悲泣!
特致唁函深表最诚挚的哀悼,伏祈刘师母节哀保重。
刘先生您安息吧。
杨自俭
2008年2月12日
5
刘重德先生治丧委员会:
惊悉刘重德先生逝世的消息,我为失去一位敬仰的长辈和老师而深感悲痛。刘重德先生是我国著名学者,品行敦厚,德高望重,为我国的翻译研究、英汉语比较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提倡的以道德、科学和民主为核心的学会文化,为学界树立了一面旗帜,必将在今后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我们一定继承刘重德先生的遗志,诚信做人,诚信为学,将刘重德先生的学术思想发扬光大。刘重德先生永垂不朽!
罗选民
2008年2月11日
6
惊闻刘老仙逝,曷胜优痛。惜译界损一泰斗,弟子失却师尊。噩耗传来,吾与内子侯向群共深惋惜,尚祈师母及家人珍摄,幸勿过哀。
吕俊专此慰唁
2008年2月11日
7
惊闻刘重德先生逝世,感到万分悲痛。刘老的逝世是我国翻译界、教育界、外国语言文学界的巨大损失。刘老也是我父母的同事,我少年时代敬重的邻居长者,我的好友刘红英的父亲。我曾有幸多次倾听他的教诲。他慈祥的音容笑貌仍历历在目,他睿智的言谈依然是那样清晰地回响在耳边。刘老的高尚人格、崇高境界和严谨的治学精神给我们树立了为人为学的光辉榜样。他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我对刘老的逝世表示最沉痛的哀悼。并望刘老的亲属节哀顺变,多多保重!
北京大学申丹敬上
2008年2月12日
8
惊悉刘重德教授逝世,厦门大学连淑能对刘老的逝世深表沉痛哀悼!
刘老是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主要创建人和首任会长,他倡导了以道德、科学和民主为核心的光辉灿烂的学会文化,为学界树立了一面旗帜。他的逝世是学会的巨大损失,也是我国翻译界、教育界、外国语言文学界的巨大损失。刘老的高尚人格、崇高境界、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渊博的学识给我们树立了做人和做学问的光辉榜样,他的治学之道和学术思想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伟大而不朽的学术遗产,他是我国学界的一座丰碑!
安息吧,刘老!
连淑能敬上
2008年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