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九次全国学术研讨会(上)
CACSEC)
(第二十九期)
(2010年11月20日)
主 编:潘文国 执行主编:罗选民 编 辑: 张旭
(第二十九期)
(2010年11月20日)
主 编:潘文国 执行主编:罗选民 编 辑: 张旭
秘书处挂靠单位:中南大学 办公地点: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目 录
一、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九次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宁波大学召开 张 旭 (2)
二、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九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国际英汉比较与翻译研讨会欢迎辞 王文斌 (4)
三、发扬优良学风 创新学术研究——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九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英汉对比与翻译国际研讨会开幕词 潘文国 (5)
四、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五届常务理事会决议(1—8号) (10)
五、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九次全国学术讨论会暨国际英汉比较与翻译研讨会欢送辞 王文斌 (16)
六、书讯、会讯 (17)
一、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九次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宁波大学召开
学会秘书处 张 旭
学会秘书处 张 旭
2010年11月5日至8日,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九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英汉比较与翻译国际研讨会在浙江宁波大学举行,来自国内外百余所高校的近300名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有两项:一、进行学术交流;二、进行换届选举。
11月5日上午,研讨会在宁波大学锦绣小剧场举行了开幕式,宁波大学副校长王文斌教授到会致欢迎辞。潘文国会长做了题为《发扬优良学风 创新学术研究》的开幕报告。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等协办单位分别向大会致贺词。然后,全体代表集体合影。
接下来的是大会主旨发言。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荷兰语与比较文学系系主任Theo Hermans教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翻译与跨文化中心主任Maeve Olahan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陆俭明教授、苏州大学中文系生态批评研究中心主任鲁枢元教授等分别作了题为“Translation with Attitude”、“Interfaces Explored: History of Science and Study of Translation”、《从英汉语中形容词修饰名词的修饰结构对比谈起》、《汉字“风“的语义场与中国古代生态文化精神》的精彩演讲,向全体与会代表介绍了海外译学、汉语研究与中国文化研究中的最新动态。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梳理·整合·创新,旨在对当今学科发展情势、现有各种理论进行梳理和整合,从总结历史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研究新途径。大会经常务理事会会前遴选,共接受论文160余篇。7日上午共进行了两场大会发言,先后有9位学者宣读了论文。论文的题目分别为:“Cooperation and Translating China: Brilliant Culture Resonating with Universal Humanism”(Ieong Sao Leng)、“Modernity and Translation: Starting from Lu Xun’s ‘Preface to The Anthology of Foreign Stories’”(罗选民)、《“字”的即用和“字”义的衍生》(严辰松)、《彦琮<辩正论>对我国译论的历史贡献》(傅惠生)、《“闪光的细节”:庞德汉诗英译艺术研究——以<华夏集>为例》(张保红)、《“跟着转”:输在理论贫乏上——从理论形态的一般特点到创造》(钱冠连)、《中医药学基本名词术语英译国际标准化》(李照国)、《严复治异国语言之“至乐”及其翻译会通策略——以<天演论>翻译为例》(张德让)和《论英语的时间性与汉语的空间性》(王文斌)。
自6日下午至7日下午,分别举行了八场小组报告会。围绕研讨会主题,与会者就“英汉对比与语言哲学”、“英汉翻译与语篇对比”以及“中西文化与典籍翻译”三大研究领域的具体相关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报告采取个人发言,专家评议,听众提问的形式,共有160余位代表宣读了论文。5日下午为专家集中答问时间,采取的方式是由专家集体上台,由代表分别提问并以指名回答的办法,请专家就有关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回答。涉及的问题既有针对某篇专门论文的,也有带有普遍意义的;既有认识上的,也有方法论上的,但更多的还是集中在研究方法方面。会议气氛热烈,紧张有序,许多学者表示这是近年来开得最好的学术会议之一。
11月5日晚上举行了学会第四届常务理事会会议,讨论换届选举事宜。6日晚上召开了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五次全体会员大会,会上罗选民秘书长做了上一届理事会工作总结,张映先副秘书长做了上届理事会的财务工作报告。随后进行了换届选举。会议经过民主选举产生了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共计成员86名;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的常务理事会,共计成员30名。会议一致推举潘文国教授为研究会会长,罗选民教授等8人为副会长。选举结束后召开了第五届常务理事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相关决议,并决定对本会的学术顾问、名誉理事、副秘书长等进行调整,对现有学科组进行补充,增加了心理语言学学科组。
11月7日下午举行了大会闭幕式。首先由秘书长罗选民教授做了本届研讨会的总结报告。接着由上届副会长宣读了选举结果。潘文国会长代表新一届理事会发言,表示决心继承发扬老一辈学者开创是的学会优良学风、会风,使学会的工作更上一层楼。新一届常务理事会随即宣读了相关决议,决定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十次全国学术研讨会将于2012年秋天在武汉大学举行。在此之前,将于2012年4—5月间,在浙江工商大学举办英汉比较与翻译高层论坛兼常务理事会审稿会。会议对积极申办下届研讨会的浙江财经学院等单位表示由衷的感谢。当天晚上,全体会议代表在宁波大学林杏琴会堂观看了由该校学生演排的英语话剧《刮痧》。
会议期间,学会还举行了向主办单位图书馆赠书的活动。数十名学会代表向宁波大学图书馆赠送了自己的新作。所有与会代表都获得了由杨自俭、潘文国分别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汉语比较与翻译》第7、8卷,以及由学会顾问厦门大学连淑能教授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对比研究》(增订本)。
8日上午,与会代表分别赴奉化溪口和普陀山进行了文化考察,参观了蒋氏故居等文化遗迹和佛教名山,会议于当天下午圆满结束。
二、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九次全国学术
研讨会暨国际英汉比较与翻译研讨会
欢迎辞
宁波大学副校长 王文斌
2010年11月6日 宁波大学锦绣小剧场
研讨会暨国际英汉比较与翻译研讨会
欢迎辞
宁波大学副校长 王文斌
2010年11月6日 宁波大学锦绣小剧场
尊敬的潘文国会长、各位副会长,
尊敬的Theo Hermans教授、Maeve Olahan教授,
尊敬的陆俭明教授、鲁枢元教授,朱炯强教授,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学者:
你们好!
金秋十月,港城宁波迎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276位专家学者,前来参加“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九次全国学术讨论会暨国际英汉比较与翻译研讨会”。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此,我代表宁波大学并谨以我个人的名义向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欢迎你们!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外语教育突飞猛进的30年!30年来,我国的高校外语专业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以英语专业为例:我国目前学习英语的总人数约3亿人左右,英语专业的学生40多万。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200多个,外国语言文学博士点达50多个。这些足以显示出英语专业发展的勃勃生机。
乘着外语教育发展的东风,我校外语学科在短短的20多年中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06年英语专业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教育部第一批英语本科专业评估;2007年获“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的称号,同年获得了“教育部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的称号;今年又获得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的授予权”。外语学科现拥有“甬江学者”1名,教授16名,他们在认知语言学、二语习得、句法学、词汇语义学、海洋文学、加拿大文学译介与研究等方面已取得了较大成绩,在全国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外语学科现承担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重大、重点课题多项;国家精品课程1项;浙江省精品课程4项。我们的学生在“国际大专英语辩论赛”、“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等赛事上,都曾获得过优异的成绩。
英汉比较与翻译研究是一个富有意义的领域,我真诚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能够在这短短的三天内,围绕“梳理 整合 创新”这一主题,就英汉对比与语言哲学、英汉翻译与语篇对比研究、中西文化对比与典籍翻译等课题各抒己见、展开讨论、形成共识。
各位专家、各位学者,宁波是一个新型的港口城市,请各位在分享精神大餐的同时,看看宁波的山山水水,领略当地的风土人情。
最后,祝各位专家学者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三、发扬优良学风 创新学术研究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九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英汉
对比与翻译国际研讨会
——开幕词
潘文国
2010年11月6日 宁波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九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英汉
对比与翻译国际研讨会
——开幕词
潘文国
2010年11月6日 宁波
尊敬的王文斌副校长,
尊敬的Teo Hermans教授、Maeve Olahan博士,
尊敬的陆俭明教授、鲁枢元教授,
各位专家、各位同行、各位朋友: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九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英汉比较与翻译国际研讨会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在各方努力与期盼下,在宁波大学、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今天在浙东明珠宁波市胜利召开了。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会全体会员、代表与会专家学者,向宁波大学及王文斌副校长、向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及段汉武、王红阳教授等积极筹办这次会议的广大师生,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感谢!向长期支持学会发展的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出版社和杂志社的朋友表示由衷的感谢!向Hermans教授、Olahan博士等来自海外的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应邀为大会作专题演讲的著名学者陆俭明教授、鲁枢元教授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也热烈欢迎光临这次会议的200多位专家和学者!
从上一次全国学术研讨会、即2008年11月的南昌会议以来,学会经历了一个大喜大悲的过程。我们先后失去了德高望重的名誉会长杨自俭教授和学会顾问赵世开教授、楚至大教授等一批年高德劭的前辈专家,特别是杨自俭前会长的去世,是我们学会难以弥补的重大损失。在中国海洋大学的支持下,我们编纂了三卷本的《杨自俭文存》,在这次会上发到了大家的手里,我们希望以此作为对杨自俭先生最好的记念!
另一方面,在这两年里,学会取得了有目皆睹的成就。2009年4月11-12日,我们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举办了“全国翻译学科理论系统构建高层论坛”,这是我国翻译界又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高层论坛,是杨自俭先生生前亲自提议并积极操办的。2009年12月5-6日,我们与上海海事大学合作举办了“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学科建设高层论坛”,这是新时期以来在这学科领域具有继往开来意义的重要论坛。2010年5月13日—5月16日,我们与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一起,联合《中国翻译》编辑部、《上海翻译》编辑部和《外语界》编辑部,成功举办了“首届全国翻译专业院系主任高级论坛”,这是翻译专业在我国诞生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学科建设盛会。与此同时,2010年5月14—16日,我们在湘潭大学支持下,举办了“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高层学术论坛暨常务理事会审稿会议”,在为这次全国研讨会做准备的同时进行了高层学术交流。学会的几个分会活动更加积极。中西语言哲学研究分会于2009年12月18-20日在四川外语学院召开第三届中西语言哲学国际研讨会,出席者190多人,盛况空前。典籍英译分会于2010年5月7-10日在河南大学召开第六届全国典籍英译学术研讨会,与会代表之多,特别是年轻学者的数量远超我们预期。英汉语篇比较分会则将于2010年11月12—14日举行第二届全国研讨会,与会代表更将达到创纪录的400多人,国际著名功能语言学家M.A.K. Halliday, R. Hasan, J. Martin, R. Fawcett等均将与会。学会主编的总结三十年学科建设成就的《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丛书一套八册在总主编杨自俭前会长与王菊泉教授、以及各分册主编的努力下已经全部完成,多数已经与大家见面。学会第七次、第八次全国研讨会的论文集也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出版,今天发到了大家的手中。学会成员个人的成就也令人刮目相看。有获得国家教育部优秀成果奖的、有拿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有拿到国家精品课程的、有被评为国家级名师的,不一而足,难以尽数,至于出版著作、在重要刊物发表论文的就更是无法统计。
正是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在一年多前的征文启事上我们把这次全国学术研讨会的主题确定为“梳理·整合·创新”。我们的想法是:本世纪以来,西方学术理论发展迅速,并通过不同途径对我国学界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而在中国,三十多年来,学科建设不断发展,学术意识不断加强,目前的学术研究堪称理论纷呈,繁花似锦。面对这一形势,我们有必要对学科发展的情势、对现有的各种理论进行梳理和整合,从总结历史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研究新途径。在这个总主题下,我们提出了一些具体问题供大家思考,下面我想就这些问题,谈谈我的一些粗浅想法。
在英汉对比与语言哲学领域,我们提出了六个问题:1、如何摆脱语言研究“跟着转”的被动局面;2、哲学视角下的语言共性、个性及互补性;3、语言文化比较的新途径、新思路;4、语言文化对比研究的方法和认识论问题;5、语言类型学视角下的英汉对比研究;6、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对比研究。其中第一个问题可以说是中国语言学界多年之“痛”,自从吕叔湘1986年揭示出这个问题以后二十多年来并无多大改观,不管在汉语学界、外语学界,还是理论语言学界,有意或无意的照搬照用还是不绝如缕。而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国语言学永远不会有独立的一天,“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也永远是一句空话。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对语言的共性和个性、语言学的共性和个性,以及语言研究的互补性等从哲学上作一番探讨。同时这个问题也对我们的语言对比研究提出了深层次的大课题:语言对比究竟为了什么?怎样认识语言对比研究对发展中国自身的语言学的意义?语言对比研究究竟是从共性出发好还是从个性出发好?语言类型学的研究对于共性和个性问题的研究有什么新启示?语料库的方法对于对比研究有什么实际的应用价值?定性和定量的研究究竟怎么结合?连带的,传统的“归纳法”和“演绎法”的关系究竟如何认识?因为说到底,强调“演绎”,那是“定性”优先;而强调“定量”,那是“归纳”优先。我们不能一方面强调演绎法,一方面又强调要做定量研究,认为这两者都是国外的先进东西,都得好好学。殊不知这两者在逻辑上是矛盾的。这些问题非常值得深入探讨。
在英汉翻译与语篇对比领域,我们也提出了六个问题:1、语言学的发展与翻译研究的关系;2、翻译研究的方法论研究;3、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的交叉与融合问题;4、翻译的实证研究;5、中国当代翻译研究学派的梳理与中国翻译史论研究;6、多层次翻译人才培养的实证性研究。其中第一个问题的提出,我认为就是梳理几十年来翻译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切入途径。翻译理论的发展和更新,与对语言学的态度息息相关。曾几何时,所谓翻译学的“科学化”,就是彻底走语言学的道路,自觉接受语言学的指导,在当时流行的语言学理论指导下(先是结构主义,后是生成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亦步亦趋地建立起翻译理论。而七十年代起所谓的“翻译的文化转向”,其实质就是“撇开语言学,独立闹革命”,让翻译学纳入大文化的领域,从关注原文转向关注译文及其影响,其最极端的是宣布“原文死了”。到了本世纪却发现这种不要语言学的翻译学有点不像翻译学,因为它没法指导人们怎么从事翻译的实践,于是“语言学回归”的呼声又进入了翻译学界。只不过这时呼唤回归的语言学已不再是过去那种机械的结构主义或不切实际的生成语法,而是新的交际理论和篇章语言学。如果大致划个时期,1950年代之前可说是“文学学派”翻译学的天下,1950到1960年代是“语言学派”翻译学的天下,1970—1990年代是“文化学派”翻译学的天下,而进入本世纪以后,“语言学派”正在回归,目前正在寻求与“文化学派”结合的道路。当然这只是一个粗线条,但这个发展道路能给我们什么启示?翻译理论研究究竟应该如何进行?这就带来了我们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即方法论问题。我们提出的第三个问题是搞文学翻译研究者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比较文学与翻译学的关系如何?看来这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1990年代以前人们都不假思索地把翻译学置于比较文学之下,1992年,André Lefevere & Susan Bassnett提出比较文学是翻译学的一部分,掀起了軒然大波。翻译学家兴高采烈,比较文学研究者却有点灰头土脸。这个问题在中国引起的波澜没有西方那么大,因为学科目录的调整不是那么容易的,翻译学在争取二级学科地位的过程中举步维艰,要超越比较文学还有不少难度,但理论上和思想上的震动同样是不可小觑的。然而同样,最近这些年来,比较文学界也有点“绝地反击”的味道,两者的“鹿死谁手”正未可知。翻译问题上第三个关注焦点是中国自身翻译学派的建设问题。这涉及到方方面面。首先是要不要建立中国学派的翻译学问题,这就如同要不要建立“中国特色的语言学”一样,在学界是有得一争的。其次是如何认识中国的翻译传统和发掘、整理中国翻译研究的本土资源问题。我们习惯了从西方翻译史的角度、借用西方翻译史的术语去看、去理解中国翻译史,因而得出个“大致差不多”的发展轨迹。这是不是个历史事实?还是只是把中国翻译史看作是西方理论、西方学史研究的一个投影?这些问题的深入也许会使我们的翻译研究出现一些新的面貌。这部分最后一个问题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短短几年里,这么多翻译本科专业和翻译专业硕士学位点的建立,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一件令人瞩目的新生事物,如何办好这些专业、培养出适合各种层次需要的翻译实践及翻译研究人才?这是个有国际意义的挑战。
在中西文化对比与典籍翻译领域,我们提出的同样是六个问题:1、文化理论与文化比较的研究;2、文化比较研究的方法问题;3、近年来汉字热和汉学热的积极意义和存在问题;4、中西文学名著翻译比较研究;5、文化战略视角下的文化比较和翻译研究;6、现代语境下典籍翻译的策略和价值取向。我想把这些问题归并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传播问题。传承,是中国人了解并继承自己的文化传统问题;传播,是中国人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问题。传承和传播,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文化。而中国当前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恰恰是:经过一百年的自我否定和自我消解,在到了面临传承和传播中国文化最佳时机的时候,绝大多数中国人却已不知中国文化为何物了。因此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与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在某种程度上首先是一个重新认识和重新学习中国文化的过程,其重要意义是凌驾于中国文化的翻译研究之上的。这里提到的六个问题背后其实都有一个深层次的重新认识中国文化的问题。文化问题的核心是价值观问题。典籍翻译,译什么?怎么译?怎么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典籍英译的质量怎么检验?要建立什么不同于其他翻译的标准?其间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也有许多经验值得整理和总结。
通知发出以后,反响热烈,到今天为止,据不完全统计,收到的论文已超过160篇。令我感到高兴的是,我们提出的很多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思考,有的论文甚至就是针对题目进行回答的。在这里我想特别推荐两篇文章。一篇是钱冠连先生的《“跟着转”:输在理论贫乏上》,这个题目本身就是对我们提出的第一个题目的直接回应。钱先生对这个问题思考有年,他是外语界最早提出要注意消除两张皮的学者之一,也是最早身体力行进行跨学科研究,在语言哲学领域作出有深度研究的学者之一。他的论文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第二篇是李照国先生的文章,李先生很多人可能还不熟悉,他是中医典籍翻译的权威,是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翻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国际标准化专家。他在从事中医中药名称英译的具体工作中,亲身经历到许多我们想象不到的外交上的斗争。他的报告将会使我们懂得,为什么翻译会涉及国家的文化战略,也会使我们明白,翻译有时不仅仅是书斋内的事情,而是另外一个战场。其他有些学者的有些题目,也会同样引起我们的兴趣和思考,限于时间和篇幅,我就不多介绍了,留待大家慢慢去亲身感受。
这次会议期间,我们还将完成一项重要的使命,就是进行学会领导班子的换届。作为国家一级学会,我们严格遵守国家关于社团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严格遵守本会的会章和有关制度,这可以说是一件例行的工作。但我们更希望把它看成是传承和发扬学会优良会风、学风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深刻体会两位已故老会长的良苦用心。由于学会这些年增加了很多新会员,他们对学会的历史不甚了了,我想借这个机会向这些同志简单回顾一下学会的历史和学会的传统会风。我们学会的前身是1990年在井冈山成立的“中国比译学会”,吉安地区教研室的刘文彬先生四处奔走,各方串连,为学会的成立立下了很大功劳。井冈山会议选举刘重德为会长,刘文彬等为副会长,刘文彬兼秘书长。由于这是个非正式的民间组织,必须得到国家的批准登记后才能正式开展工作,因此会后就开始了艰苦的“转正”努力,其时在北京中央编译局工作的李亚舒副会长出力最多,杨自俭则联系到了吕叔湘先生和赵世开先生,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并应允担任顾问。在筹建过程中,吕叔湘先生提出“比译”的名称“似乎太生,叫起来很不顺口”,建议改为“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这就是我们学会现在这个名称的由来。经过多方努力,学会的申请得到了民政部和教育部的批准,于是1994年12月在长沙召开了学会正式的成立大会,刘重德先生当选为第一任会长、吕叔湘、柳无忌任名誉会长。我们学会的正式历史一般便从这一年算起。我们对开创学会的这些元老和有功之臣始终抱有感激之情。四年后1998年第二次全国会员大会上,刘老坚决辞去了会长之职,经过民主选举,由杨自俭先生接任第二任会长,2002年第三次会员大会杨会长经选举连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