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闭幕词
潘文国
(2008年11月10日上午 南昌)
各位专家、各位朋友: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经过三天紧张而热烈的活动,马上就要结束了。这次会议,我们共收到论文200多篇,有将近180位学者在会上宣读和交流了论文,我们邀请了著名哲学家和著名语言教育家江怡教授和吕必松教授作专题演讲,聆听了语言哲学领域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领域的最新理论动向;我们组织了两场大会报告,有八位学者作了精彩发言,会议组织了十一个专题小组,进行了22场分组报告。此外,我们还组织了两场专题论坛,一次字本位专题和一次青年学者专题,分别吸引了近百位学者参加。此外,我们还组织了一次出版社、杂志社与作者、读者见面会,有四家出版社和两家杂志社的代表作了热情的介绍。今天上午的专家答疑会更把会议的学术气氛推向了高潮。通过会议,我们会见了老朋友,结识了新朋友,老专家焕发了青春,年青人开阔了眼界,碰撞中闪出了火花,交流中触发了新的灵感,大家感到干劲更足了,方向更明了,办法更多了,当然,历史的责任感也更重了。至此,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已经顺利甚至超额完成了会议预期的目标,我们开了一个胜利的大会,一个成功的大会,一个团结的大会,一个催人奋进的大会。
会议的成功,还突出地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这次会议是2002年以来,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大会,也是学会历年来参加人数最多的会议之一。会议原定规模150人左右,不超过180人,但随着会期的临近,想参加会议的人越来越多,最后突破了200人。这一方面说明学科的发展,热心学术的人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学会的吸引力。但在人数增加的情况下,我们仍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刘重德老会长为我们制定的优良会风,坚持以文会友,所有参会者都必须事先按照发表规格,提交论文全文,并经过常务理事会严格的审查。我们在保持了高出席率的情况下,保持了论文的高提交率,这是很不容易的。
第二,这是一个思想出新的大会。大会邀请的专题学术报告,都是相关领域站在学术最前沿的。江怡教授的报告指出哲学研究在语言转向之后,可能正面临着“心理”转向,这是他根据多年观察作出的大胆预测,对我们今后的研究有极大的启示意义。钱冠连先生点评说,哲学在动了,我们怎么办?——可能只能跟上了。吕必松先生的观点在对外汉语教学界也有超前性。据我所知,字本位的对外汉语教学在法国做得最好,由于白乐桑先生的努力,已从他所在的学校推广到了全法国。现在白乐桑先生正在向全欧洲推广。英国和美国一些地方也在实践这种类似的教法。但在国内,这么做的地方还很少。但是相对于实践,理论的总结还显不足。一些字本位理论主张者还没有精力顾及到实践。吕先生的理论正是在这两者之间构建了一座桥,其理论和实践意义将会越来越体现出来。思想出新尤其表现在学会特别安排的字本位论坛上。这场论坛气氛特别热烈,观点碰撞和交锋也特别激烈,不管最终接受什么观点,但很多与会者认为从这场论坛中受到的教育特别之深。在这件事上,我特别赞赏杨自俭先生的勇气。说实话,尽管我是字本位理论的倡导者之一,但我却没有勇气提出在我们学会展开这场讨论,怕被人指责离开外语太远,有违学会的宗旨。但杨先生从语言研究和对比研究的根本目标出发,认为讨论这一理论对学会发展有重要意义,分歧越大的学术观点争论,对研究者、特别是年青人的启发也更大,因而与王菊泉先生等共同主张发起这一场讨论。我想,学会应该感谢他们。
第三,这是一个育人的大会。教育、教育,“教”是手段,“育”才是目标。同样,从事学术研究,我们要出成果,但更关注出人才,要培养真正大智大勇的人。这方面,与会吕必松先生的精神和气概特别令人钦佩,一位功成名就,享誉40余载的国内外公认的学科带头人和学界领袖,敢于全盘推翻自己过去的整套理论,重头来过,重新思考,重新实践,这个事情本身的意义,恐怕比他观点的改变更重要,更具教育意义,他是在教导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人,怎么做学问,什么叫学无止境,什么叫永不服老!同时,他的这一改变也促使我们用另一种眼光去审视他的新观点。老专家观点的改变当然不是为了哗众取宠,他也没有必要投什么人所好,更要冒成为“少数”的风险,那么,究竟是什么道理会促使他认为必须作出改变呢?这样去想,就会使我们的思想升华,我们的研究也会上一个代价。同样的事情其实也发生在徐通锵先生身上。徐先生和叶蜚声先生主编的《语言学纲要》风行国内高校二十余年,是国内最权威的语言学理论教材,然而徐先生晚年却断然宣布放弃了其中的观点,转向字本位理论的探索和构建。一些人听到“字本位”三个字,马上跳出来反对,说:“连文字与语言关系这种常识都不懂,还搞什么语言学!”他们就没想过,他们自己的语言学知识还不是从徐通锵他们的书里学会的,你懂的东西,难道徐先生反而不懂?那种没法理解徐通年晚年思想为什么要转变的人,是没有办法理解徐通锵的。更可笑的是,在徐先生已经宣布放弃他那本教材的观点多年以后,我们迄今还在用这本教材作为我们培养大学生的基本教材和考研的必读教材,在座就有不少朋友是通过读这本作者已经放弃了的教材考取研究生的。这真是一个极大的反讽。这叫我们国家的学术怎么才能前进?
第四,这是一个新人不断成长的大会。我不想说新老交替,因为我们的老学者们还活跃在学术的第一线,从吕必松、杨自俭先生他们身上可以看到这一点,从今天的专家答疑会也可看到这一点。但青年人确实是上来了。从人数来讲,青年人无疑是本次会议的主角。特别是,近十年来培养出来的一批博士生已经成了学术研究和学术活动的主力,许多人已经被推上了学术带头人的岗位。他们有思想,有能力,也有魄力,能做大事。譬如这次会议的东道主司显柱,以及严辰松、王文斌、黄忠廉等,他们的成就,就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而更多我还来不及熟悉的新面孔,有时一些简短的交谈,也时时使我感到后生可畏。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超旧人,这是我们的事业必然兴旺发达的保证。
我们的会议,之所以能取得这些成就,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首先是广大会员和会外学者的积极支持。征稿通知发出之后,得到了如此热烈的响应,是超出我们的预料之外的。来稿的不仅有我们学会的会员,还有一些非会员的学者。特别使我感动的是,并非我们会员的姜望琪教授和熊学亮教授,作为知名教授,他们并不在乎理事不理事的名份,在得知会议消息之后,就表示要来参会,并且最终来到了我们的会议,为会议增光不少,也使我们的年轻会员们瞻仰了他们的丰采。在此我要向他们表示欢迎和感谢。
其次我们特别要感谢的是东道主作出的无与伦比的努力。为了这次会议,江西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可说投入了全院的精力。在台面上,我们可能只看到司显柱教授在忙碌,实际上,在幕前幕后忙碌的又岂止他一人。早在八月份,因出差之便,我就曾到这里来看过,当时司院长给我看了他们的筹备方案,我的感觉就是四个字:举院体制。他们的筹备小组由司显柱院长担任组长,院党总支书记陈丽萍担任副组长,五位副院长、副书记、院长助理担任小组成员。下面分为四个小组,陈丽萍书记和何晓勤副院长亲自担任会务组的正副组长,刘有发副院长和毛细荣副书记担任宣传组的正副组长,大家可能看到我们会议的开幕式已在江西教育电视台播出了,马上江西最重要的报纸《江西日报》也要刊登我们的消息,这就与他们的工作有关。曾剑平副院长担任了材料组和联络组的组长,他可能是在会议筹备过程中最忙碌的人,跟大家联系的信件就主要是他发出的。此外,学院还有十多位老师和二十多位研究生参加了会议的各项工作。而在编制会务手册时,我要求他们把这个名单写上,他们却坚决不肯,甘愿做无名英雄。但没有这些无名英雄的默默奉献,就不会有我们这次会议的紧张而有序的进行。请在座和还在礼堂周围服务的外语学院领导、老师、同学站到前面来,让我们所有与会人员用掌声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同志们,朋友们;相聚是短暂的,但友情却是永恒的。会议结束以后,我们就要各奔东西。愿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加强联系,共同促进我们事业的发展。